国运兴衰记
——谨献2024年诺奖巨著《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文/李含辛
盖闻天行有常,而国运无常;地理不易,而兴衰易变。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二公,穷廿载之功,究万国之理,终成此开天辟地之作。今不揣浅陋,以小文述其精要,虽不能尽显原著之深,愿得窥堂奥之一斑。
上篇:制度为本
夫国之大者,非在疆域之广,而在制度之善;邦之强者,非在兵甲之利,而在法治之明。
昔者,英伦三岛,僻处海隅,然议会之钟鸣,宪章之光照,遂成工业革命之摇篮,世界工厂之盛名。其制也,权不专于一人,利不聚于豪强,商贾无惧夜行之险,匠人有恃创新之安。此包容性制度之典范也。
反观西班牙,帆樯蔽日,金银如山,然王权独揽,教会专横,终致商旅裹足,百业凋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此榨取性制度之殷鉴也。
故曰:
同一欧洲,南北殊途;共沐阳光,荣枯异路。非关上帝之偏爱,实系制度之抉择。
中篇:历史为镜
若夫历史长河,波涛汹涌,而制度之优劣,若水中之盐,无形而有味。
观夫古埃及,法老威加四海,金字塔耸入云霄,然知识禁锢于神庙,民智束缚于神权,终使莎草之文湮灭,尼罗之辉黯淡。
再看威尼斯,弹丸之地,商约立而海权兴,议会开而金融盛。虽无沃土,富甲欧陆;虽非大国,制衡强权。
至若近世之变,尤令人扼腕:
朝鲜半岛,一脉相承,而三八线划,南北殊途。南者,专利护创新,教育启民智,终成亚洲之虎;北者,个人崇拜,闭关锁国,竟致饿殍载道。
非洲大陆,刚果矿藏之富,冠绝全球,然利归殖民,民陷赤贫;博茨瓦纳,钻石虽珍,然法治清明,惠及黎庶。
故曰:
天不降贫富,人自择兴衰;地不分东西,制乃定成败。
下篇:抉择在民
然则制度之变,非由天赐,而在人为;非关宿命,而系抉择。
英国光荣革命,非克伦威尔一人之力;美国独立建章,非华盛顿独断之功。乃市民阶层之觉醒,知识精英之抗争,终使王权受限,宪政奠基。
反观阿根廷,世纪初富甲南美,然既得利益者固守特权,终致经济崩溃,货币作废。其教训也,岂不深刻?
今观寰球:
中国改革开放,破计划之桎梏,引市场之活水,四十载腾飞,世所罕见;俄罗斯寡头垄断,权钱交织,虽有油气之富,难掩创新之疲。
故曰:
精英短视,则国运堪忧;民众觉醒,则未来可期。
综而论之:
国家之败,败在制度之恶;国家之成,成在制度之善。而制度之善恶,又系于民众之智识、精英之胸怀。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非徒为学术之高峰,实乃治国之宝鉴。愿天下执政者,读之而思,思之而行,行之以恒,则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梦,庶几可待!
赞曰
诺奖巨著,破千年迷雾;
制度明灯,照万国前程!
此文凡千余言,虽不能尽述原著之精微,然制度决定国运之理,已昭然若揭。骈文之体,合以经济之道,或可为今人鉴往知来之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