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之艺,贵在兼收并蓄中见筋骨,于笔墨纵横处藏玄机。自居巢居兼开撞水撞粉之法,至高剑父倡新国画运动,这片热土始终激荡着传统与变革的对话,本次展览以“守古法而开新境”为脉络,以张人友,卢易,肖琢坚,吴世杰,庄佳冰五位老师五十幅力作,在枯湿浓淡间见证岭南书画的当代表达。
张人友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写出岭南第一枝》,《一颗便成诗》等作品,赫石与嫣红在宣纸上自然晕化,荔枝果实以积色法层层叠加,粒粒饱满,随荔赋彩,彼具风格。卢易的遥望西泠,扎根岭南,篆法形神合一,其书画作品也体现了海派笔墨情趣,题材风格多样,水墨淋漓,意象万千,让端午的文化在历史纵深与地域维度中舒展开来。此次展出作品,充分体现传统不再是被供奉的标本,而成为持续生长的生命体。
在这满纸云烟的场域里,我们终将读懂岭南书画最本真的语言:那是丹霞山砂岩的斑驳肌理,是珠江潮汐的涨落节奏,更是代代匠人将心身熔铸于笔墨的炽热温度。五位艺术家以各自媒介诠释榕树气根意象—或作狂草露珠,或为焦墨皴擦,或化冲刀痕记,恰似文化根系在时光中的自然延展,见证着这片土地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