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仁祭李春玉》
●张合君长篇小说《醒梦录》(节选)
送走宋明刚,方正仁又勾起对李春玉的想念。虽说自己不是高官显贵,然而,也算功业圆满。这些年,虽然没有了她的陪伴,但她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如今的成功也应该有她一份功劳,让她分享胜利的成果也是天经地义,也算让她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方正仁想,四十多年了,无人为她烧纸,无人为她添坟,坟墓大概被雨水冲平了吧?眼看清明节快到了,何不利用清明节去贤圣公园,看看她的坟,顺便添添土。转念又想,既然去了,就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摆桌贡菜、烧份纸,培培土完事,应该学习先贤,写篇祭文,祭悼她的亡灵,即使她已无法感知,总算是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吧。怎样写呢?像普通人那样写篇祭文,觉得不妥。方正仁想了想,陆游祭唐婉,用的是诗词,似乎不妥,汉武帝祭李夫人,宝玉祭晴雯,用的都是赋体诗,思来想去,尽管祭者和被祭者的关系不同,还是用古人常用的文体写吧。于是,拿出笔来,起草了一篇《祭春玉赋》,又工工整整地誊写清楚。
转眼,清明节到了。午饭过后,方正仁带着铁锨,贡品和抄好的祭文。到了贤圣公园,当年栽的那一棵小树也没了踪影。他找到当年和春玉走过的地方,往事还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方正仁只能根据参照物,找到春玉的墓地,跟平地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略微比周围高了一些,被茅草覆盖着,一片荒凉。微风吹来,茅草晃动了几下,接着又恢复了宁静。只有几只乌鸦在附近逗留,好像在等待着享用逝者的祭品。此情此景,不由得勾起方正仁阵阵心酸。
方正仁铲去坟上的茅草,用铁锨撅起周围的泥土覆盖在坟上。他一边覆土,一边念叨着:春玉啊!你的心上人看你来了。培好土,又围着坟细心地圆了圆,一个馒头形的土堆又呈现在眼前。方正仁在墓前摆上祭品,接着诵读祭文:
《祭春玉赋》
维春玉之孤眠兮,茕茕于此幽圹。
无子嗣以承祧兮,缺亲眷而奠飨。
唯茅草与清风兮,常作伴于冢旁。
鸟嬉嬉而觅食兮,安知苦命之殇。
四十载经风雨兮,坟恐平于沧桑。
今吾来而祭汝兮,欲唤汝以倾肠。
谈往岁之理想兮,论今时之荣光。
千呼万唤无应兮,心悲怆而难量。
汝去也何悲凉兮,卧斯土仍凄惶。
吾培土以成垅兮,恐异日又平荒。
吾在世尚可护兮,身后谁复周详。
忆曩昔之同游兮,共学习而欢畅。
谈壮志于年少兮,绘宏图之昭彰。
奈家庭之无力兮,遭社会之酷霜。
夺汝青春之命兮,痛吾肺腑肝肠。
汝之美且才慧兮,言辞难尽颂扬。
汝之哀与无奈兮,辞藻怎写离伤。
牡丹弃如垃圾兮,宝石混于石行。
明星隐于乌云兮,安得不恸心伤。
蝶双飞难表情兮,黛死宝走岂详。
墓室殉情未足兮,吾辈情意悠长。
昔同谋于青史兮,期勋业之流芳。
自君逝而不见兮,唯影相以珍藏。
每念君而取视兮,亲玉颜于镜框。
遇艰难而思君兮,得勇毅之力量。
今功业虽稍就兮,君已长卧泉壤。
呼苍天而云杳兮,唤大地而风凉。
诉众人而无应兮,君若有知可详。
愿忠魂之曼舞兮,耀长空而流芒。
精神灿若星耀兮,虽瞬闪亦辉煌。
吾多活于尘世兮,君之幸亦吾光。
未负君之期许兮,育桃李之芬芳。
看爱生之奋进兮,各岗位绽荣光。
以成就而相报兮,慰师者之热望。
今作赋以祭君兮,告吾心之哀伤。
若君生而共乐兮,享胜利之欢畅。
愿时光之倒流兮,挽君手赏景光。
今吾容已衰朽兮,皱纹满额齿亡。
发稀疏而几尽兮,岁月改吾容妆。
人如公交过客兮,往来更迭匆忙。
然君心之位置兮,永恒而不可忘。
若君存为知音兮,此生何幸洋洋。
昔游贤圣之园兮,君言功业何彰。
不在乎坟碑花兮,身后皆归平荒。
今幸有桃李盛兮,事迹或载史章。
此为汝吾所盼兮,心灵之所依傍。
君灵于天可慰兮,斯乃天赐福祥。
尚飨!

读完,方正仁将祭文点燃了,纸张变成一片片白蝴蝶在空中飞舞,莫非是春玉的魂灵来了,歆享这美好的时光,兴奋得在这里跳舞吧!一柱旋风吹来,呼呼作响,是春玉兴奋得在歌唱吧!旋风围着方正仁打转,卷起的尘土迷糊了他的双眼。他的思绪随着情绪的荡漾,春玉的魂灵似乎向他飞来,伸出双臂扑向他,方正仁也伸出双臂去拥抱,又似乎是一场空。旋风过去,什么也没留下,还是一片寂静,一片凄凉,只有那几只乌鸦在嘁嘁喳喳地叫着,似乎已经等不及吃那微薄的祭品了。
往回走的时候,天空出现了朵朵白云,被晚霞映照着,给镶上了金边,像一朵朵美丽的大花,把天空装饰得格外美丽。是他们的真情感动了苍天,特意献上的美丽鲜花吧!
正是:
只要人间真情在,就不怕棒打鸳鸯各西东。
哪怕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也割不断两颗相通的心灵。
风水轮流转,阴阳造化功,只能是凤凰涅槃再重生。
即使是烧成灰,融入泥土,也要化作流星,刺破苍穹,让爱情的颂歌响彻太空。
🌼🌼🌼🌼🌼🌼🌼🌼🌼🌼🌼🌼
编者注: 这是张合君先生写的长篇小说《醒梦录》中的一个情节。主人公方正仁祭奠初恋李春玉。李春玉是《醒梦录》中的女主人公,二十多岁时死了。四十多年后,方正仁祭奠她时写了一篇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