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翱翔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座古村静静矗立,它是乐昌市坪石镇皈塘老区京口村京口村小组,一座被历史厚爱的土地。这里,青砖黛瓦间藏着百年故事,烽火硝烟中刻下红色印记,李家烜、李明、李培臣、李金太、李家美、李金才六名英烈的热血更让这片土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一、古韵流淌的建筑诗篇
踏入古村,仿佛翻开一本泛黄的古籍。徽派风格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如展翅欲飞的鸿雁,十二生肖雕花门窗间依稀可见往昔的繁华。百年古宅里,木梁上的彩绘虽历经风雨,仍隐约透出工匠的精湛技艺;红石板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时光的见证者,默默讲述着古村曾经的富庶与文明。
二、烽火淬炼的红色记忆
这片古老的土地,更是一片红色沃土。革命年代,古村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湘粤边赤色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村口的老柏树、巷尾的红石板、青龙书院都曾是革命者传递情报、商议大计的场所。在这里,六位英雄挺身而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游击队员们为保护机密文件,宁死不屈,血洒村口;交通员谭爱珠穿越层层封锁线,用生命架起了红色通信的桥梁……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英雄的纪念碑的石碑上,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
三、英烈精神的世代传承
如今的古村,早已褪去了战火的硝烟,却从未忘记英雄的荣光。每年清明,村民们都会自发来到皈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野花,寄托无尽哀思;村中的老党员李金生,常常坐在柏树下,向孩子们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英烈精神的感召下,古村人始终保持着勤劳质朴、坚韧不拔的品格,他们守护着古建筑,传承着红色基因,让古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当阳光掠过古村的屋顶,当微风拂过英烈的墓碑,历史的回响在耳畔激荡。京口村小组,这座兼具古韵与红色基因的村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欢迎您走进这里,触摸历史的肌理,感受信仰的力量,让心灵在岁月与情怀的交织中得到洗礼与升华。
作者简介: 李翱翔(笔名:江帆),酷爱文学。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近千篇散文、游记、报告文学、政研论文发表于县(市)、市、省、国家级刊物,曾多年多次代表乐昌市水利系参加“韶关市水利系统职工政研论文”比赛,荣获一、二等奖5年/次(连续5年获奖)、省、市、市(县)文学作品征文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