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乡土生态文学的一面旗帜
一一读《美丽查干湖》
吉林 肖英杰
我和张顺富先生相识于九十年代初,他平易近人,善于交朋友。他以手中的笔,写吉林,写家乡,写家乡美丽查干湖,写得妙笔生花。
自吉林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的《美丽查干湖》四个多月来,已有90篇评论发表在多种报刊媒体上。这些作品岀自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外评论家。
我也近水楼台,有幸拜读了《美丽查干湖》。从《美丽查干湖》60多篇美文中,我不仅欣赏了美文,还品尝到了一道乡村生态文化大餐。
著名作家乔迈是这样赞许的,“顺富同志从小在查干湖长大,他对家乡有着一份赤诚的情,有着一种忠诚的爱。在他笔下流淌出的文字,饱含着激情和力量。” 我从张顺富先生《大桥》中得知:“我的家乡马营子村新建了这座桥2017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查干湖大桥全长999米(主桥300米),连接查干湖大桥两边16公里观湖景观路,开辟出一条查干湖四季旅游的黄金路线。”我也曾在这座大桥上走过多次,只是走马观花地来去匆匆,从未关心过大桥的长度及周边景观如何。我从张顺富先生写桥语言中,感受到了张顺富先生对家乡热爱。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的查干湖冬捕,张顺富先生在冬捕美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查干湖冬捕节每年12月28日都如期举行,我的新疆朋友热买提到长春开会,会后我陪他去查干湖观光……冬捕,”记录了查干湖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张顺富先生写冬捕,写人,写景,写生活中点点滴滴,在宣扬查干湖风土人情方面,开辟了吉林生态文学的先河。
我从冬捕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受益多多。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招牌,而我从曾经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张顺富先生关于查干湖美文中,他对金字招牌是这样描写的:查干湖人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崭新的查干湖,保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这是查干湖人把这个金字招牌,与当地文化游游经济发展连接在一起,金字招牌,是查干湖人生存的法宝。
张顺富先生写冬捕贯穿了查干湖人生活的重要过程,我从金字招牌中,读懂了张顺富先生笔下的一种无穷力量。从家乡的记忆,写透故乡,那片土地,风土人情,到福寿牌,都在记忆昨天的故事。我们都在回忆中生活,翻阅历史。在查干湖美文中,张顺富先生记录查干湖皇家往事,这样赞许道:早在辽代,皇帝出行,数十里不准百姓近前,百姓只听马叫嘶鸣,故管皇帝行营叫马营子,给周边为皇帝提供物资的村落叫粮店、羊营子等,名字延续至今。
张顺富先生如数家珍地介绍皇帝出行时的盛况及典故, 他不是地理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可见他对家乡的历史是多么的熟悉和热爱。
查干湖,是辽代皇帝喜欢的生态区域,可以看到生态的多么重要,在张顺富先生的美文中,我们又在想,查干湖散文集出版,这个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还具有经济效益,历史上有多少人文景观因文人墨客的一篇文章名声大噪,李白因汪伦的“十里桃花万家店”的邀请,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才使桃花潭和汪伦名字留传千古。它的文学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能量是无法评估的。
《美丽查干湖》不仅为张顺富先生的家乡增光添彩,还创造了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从张顺富先生《美丽查干湖》第二辑中,读到的铁锅炖鱼的美文记录生活,又捕捉到鱼香味美清蒸鱼的味道,让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铁锅炖大鱼现场一样,令人垂涎欲滴。我想,有经营头脑的老板真应该我备几本《美丽查干湖》,临别送一本给有文人雅性的食客。说到查干湖烤鱼,张顺富先生赞许:查干湖是纯天然弱碱性水,查干湖湖水养的鱼,吃起来味鲜肉嫩,回味香浓。
让我们走进《美丽查干湖》第三辑欣赏美文,领悟文学。查干湖人喜欢的燕子,蛙,蝈蝈,大雁,蛐蛐儿,大雁等动物,张顺富先生的描述是这样的;查干湖面积很大,水域宽阔,是禽鸟的天堂。
在《绵羊》美文中,张顺富先生说,查干湖水草丰茂,适合牛羊繁殖生长。 它为查干湖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家乡如此美丽,我们又捕捉到描写小动物的美文,孩子时代最喜爱的昆虫。
张顺富先生从小在湖边抓蝈蝈、逮蜻蜓、打山鸟、挂鱼,这些都是张顺富先生的亲身经历。查干湖60多年的变迁,查干湖山水、人文逸事,大都体验过,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丹顶鹤,我在动物园见过,而张顺富先生写道:查干湖水域栖息的239种鸟禽,丹顶鹤是一种,被人们称作仙鹤。看了《美丽查干湖》,曾去查干湖专程看鹤,果然与动物园中的鹤不一样,动物园中的鹤安静,没有查干湖的灵动。
火狐狸美文中,张顺富先生赞许:60多年前,查干湖周边野生动物比较多。火狐狸也是多种动物中的一种。
查干湖第四辑中,我们看到了农作物谷子,高粱,荞麦,玉米,糜子,黄豆,芝麻,紫苏,白萝卜,西瓜,苣荬菜,芦苇,大榆树……张顺富先生写道;小时候,我的家乡查干湖畔马营子村,村前村后,有两趟树带,长的都是大榆树。有三四里,树高有六七米,这两行树带可是我们全村的宝贝。
张顺富先生对家乡的描述很多,我们看见的向日葵,他写道;一盏盏黄色的花蕾,朝着太阳淀放,沐浴璀璨的阳光,茁壮地向上生长,查干湖向日葵,这一独具特色的景观,令观光者流连忘返。 我们在观赏查干湖的向日葵,想起了《白杨礼赞》。
张顺富先生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向日葵,描绘得那样传神。又看到了香蒲草,艾蒿,在美文中,张顺富先生提到《盐》。美文中,查干湖产盐,许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查干湖不但产盐,还独具特色。 我9岁那年,查干湖周边连续干旱。查干湖水面干涸,只剩不足30平方公里。查干湖湖底大部分裸露出来。我们外地人,首次听说,查干湖有盐的故事。查干湖不但产盐,荷花还四处开放。
第五辑中,从张顺富先生的亲情写起,《大嫂》中写道;春意盎然,春风拂面,春芽绽蕊的2010年长春的春天,我们是在”静态管理”后的家里度过的。 张顺富先生敬畏大嫂无以言表,亲情是全篇的主题,提到88岁生病的大嫂,可“静态管理”,也无法前去,亲情篇太感人了。
从大嫂到二哥,到杨老师,张顺富先生心中的亲情牵挂,我们从字里行间,悟出了动人心者,莫先忽情的人间真情大道理。的确,我们之所以怀念故乡,是因为有亲人在心中牵绊,近乡情更切,是因为有亲人近在眼前。没有亲人的故乡,只能是曾经的故乡。
我从查干湖第六辑中,也是张顺富先生查干湖最后一部分,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为主线,写四季变化中的查干湖的美丽壮观。
中秋月,2023年的秋天,2023年的笫一场雪,2023年春节鞭炮响,家乡的年中,张顺富先生写道;我的家乡位于吉林西部的查干湖。家乡渔业资源丰富,辽金时代的帝王贵胄到查干湖"渔猎"“巡幸”,举行”头鱼宴"”头鹅宴”。过去的这个宴,那个宴,与老百姓关系不大,是富贵人家的仪式感,如今,已成为家乡的节日文化活动是辽金文化与中原文化水乳交融的活化石,特别是春节人民群众过年的风俗,更能体现白山黑水渔猎文化与农耕文明无缝对接的特色。
张顺富先生的《美丽查干湖》六个部分,以散文形式展现,是查干湖历史的里程碑,是松原市历史的分水岭,也是对吉林省生态文学的重大贡献。 我们期待张顺富先生写出更多更好的新作。
2025年5月7日写于长春市 
【作者简介:肖英杰,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文学团协会秘书长。】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