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讴歌家乡的魅力新篇
——评《美丽查干湖》
天津 周纪鸿
近年来,当代散文创作出现了一股支流,这类散文专门寻找古代诗词歌赋,古人闲情轶事来作为写作题材,孜孜不倦的挖掘古代文人的闲情逸致,或者寻找历代名人的蛛丝马迹,进行“考古式”分析、貌似很有逻辑似的推理判断。
这类散文对叙写当代火热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兴趣,而且表现出对当代生活情状的刻意回避,厚古薄今的做法,令人产生“欲说当年好困惑”的感觉。难道这些作家在企盼“梦回前朝”吗?
吉林散文家张顺富的散文全然不同此类。他原本就是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多年来在文联、作协系统工作,写作基本上属于专业或半专业状态。有数据资料统计认为,一个人最好的时间段是60岁至70岁之间。《美丽查干湖》(吉林人民出版社2024年5月第1版)就是他在2019年至2023年之间,也就是他64岁至68岁之间写就的成果。这似乎验证了张顺富这一阶段出的成果扎实而丰硕,这是他拥抱家乡的新潮热浪,讴歌家乡的魅力新篇章。
首先,张顺富的散文,集中在家乡的生活,一个人,经历了40年左右的工作时段,他退休以后,成为“时间自由”的人。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完全是当下的生活,这就很好地反映了时代、反映了家乡,记录了社会前行迅疾的脚步,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向往和笃行不倦。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顺富的《美丽查干湖》是他全身心地书写家乡生活的沸腾场景,全投入地拥抱时代的新潮热浪。在我看来,这比那些回眸唐诗宋词中的代表作品,玩味名人轶事的闲情轶事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神圣责任感和重大使命感。因此,他的作品也就更值得品鉴和评论。
其次,张顺富的散文把家乡《美丽查干湖》里的湖、各种各类的鱼,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全要素地扫描下来。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深描”查干湖,可谓“历数家珍,别开生面”。张顺富自幼生在美丽富饶的查干湖,鱼乡纪事,吃鱼种种,家乡四季,家乡的动物、植物、丰富的物产以及家乡的亲人和老师,都成为张顺富笔下的素材。可以说,乡土是根,乡村是魂,乡情是一生的基因。乡音难改,乡情缠绵,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时刻萦绕在张顺富的心窝和笔下。
2006年和2012年,我曾经两次游历吉林省,无论是在长春,还是在吉林市,以及临江、图们、集安、延吉等处,饱食那里的铁锅炖杂鱼。像黑鱼、鲫鱼、胖头鱼、嘎牙子鱼、青鱼等,我都品尝过,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曾亲历查干湖参观游览。正如张顺富所言,“故乡的情思,像一条无形的线,不管你走多远,她永远牵连着你”……人过花甲,对家乡的一切都亲切起来。
开篇第一页,张顺富就是写家乡的《大桥》。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我看来,要提高致富的速度和质量,最需要的是桥梁的支撑。家乡有了桥,等于有了加速致富的高级路。
为了便于查干湖冬捕和湖边管理,在查干湖北岸,即作家的家乡马营子村新建了这座桥。大桥全长999米(主桥300米),连接查干湖大桥两边有16公里观湖景观路,开辟出一条查干湖四季旅游黄金路线。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家乡新农村建设奔向富裕路的现实。最为精彩的是《冬捕》《金字招牌》等捕鱼系列。
查干湖冬捕节每年12月28日如期举行。全国百十多家电视台和媒体采访,国内的观众也都有耳闻。读了张顺富多次写的捕鱼事情,查干湖一网最多打出80多万斤。冬捕出鱼1500多吨,夏捕出鱼3500多吨,查干湖每年向国家贡献绿色环保鱼5000多吨。尤其是第一网出鱼后,现场拍卖头鱼,2019年12月28日,头鱼以299.99万元拍卖成交,创下了头鱼拍卖的最新记录。因此,捕鱼不仅成为查干湖的丰收节日,而且逐步发展成为查干湖渔猎文化旅游节,成为此地的民俗节日和一年四季有主题的旅游休闲胜地。
这里不但是饮食文化意义上的捕鱼活动和经济行为,而且是蕴藏着丰富文化意义和民俗学信仰层面的盛大节日。从这点上看,查干湖不仅是美丽的漂亮的,更是充满了民俗学、文化学魅力的地域,是诗歌散文诞生的热土和民俗文化的高地!更激起了读者的艳羡、向往和企盼。
再次,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散文毕竟还是讲究语言艺术的。张顺富的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不仅内容新鲜质朴,栩栩如生,而且文字鲜活、鱼鲜水美,风光旖旎,散发着湖水的馨香,也弥漫着乡村的诱人气息。
查干湖富饶美丽,资源丰富,物产充足。张顺富出自内心的热爱,歌唱家乡的美好,讴歌热土的魅力。他用优美的文字描绘查干湖的绚丽美景,更饱含赤诚的情感倾情讲述家乡的故事,讲述查干湖的故事。可谓“千年圣湖留遗韵,笔端纵情写华章”。
在《2023年的秋天》中,他写道“查干湖如同一部经典大片,无论春天的百鸟云集,夏天的草长莺飞,秋天的丰收在望,冬天的冰湖腾鱼……查干湖总以她那勃勃生机,向人们展示她美丽倩影,让世人看到她那大战宏图的步履……查干湖奔涌的湖水,一浪更比一浪高!查干湖的明天一天更比一天好!”语言翔实隽永,句式讲究,有比喻,有排比,有递进,有美好的呼唤,也有科学的预言!春华秋实美故乡,乡魂乡情记心头。
张顺富的《美丽查干湖》是献给故乡的优秀文化典籍,更是文化人唱给家乡查干湖的珍贵颂歌!如果说这本散文集略显遗憾的是,人物性散文比重偏少。在全部60篇散文中,写人的只有3篇,分别是《大嫂》《二哥》和《杨老师》。在张顺富60多年的人生阅历中,值得写的、可以写的、心里惦念的人物肯定不止这三人。如有机会再版时可适当充实一些人物性的散文。
铁凝说,“世上所有的散文本是因了人类尚存的相互惦念之情而生,惦念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怀。人类最高尚的文学也离不开平凡的人类情感的滋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读到张顺富的大作新著。
2025年5月6日写于天津市
【作者简介:周纪鸿,文艺评论家,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文学士学位,辽宁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结业,导师乌丙安。曾获第四届吴伯箫散文奖理论奖,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2024年5月受邀赴京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