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 橛 山 赋
珠山樵夫
于黄海之滨,青西之地,有山巍峨,号曰铁橛。其位处黄岛六汪,扼守经纬之间,展幅七点八平方公里,主峰拔地五百九十五米,傲立天地,气势非凡 。
观其山势,峰峦峻起,似巨龙蜿蜒,跌宕起伏,气吞万象;石色黝黑,仿若玄铁,橛石森然,剑指霄汉 。“铁橛悬泉”,胜景一绝,清泉自石罅涌出,终年不辍,酷暑不见其盈,大旱未觉其竭 。水滴如珠,错落有致,其声清脆,宛如玉琴奏鸣,韵传千古 。清代雅士周于智曾赞:“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诚不欺也 。

至若气候,属北温带季风之象,冬无酷寒,夏无炎暑,年均温十三,无霜二百又二 。云雾常绕,若轻纱漫舞,为山峦添几分神秘;冬日雾凇,似玉蕊琼花,妆点出琉璃世界 。
入其山林,郁郁苍苍,四季皆翠 。银杏六百余年,傲立悬泉古庙之旁,似仙侣厮守;“栗祖”四百春秋,“枣王”亦经百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杜鹃绽红,秋海棠弄粉,板栗垂实,大躺枣盈枝,平柳摇曳,柘树峥嵘,遮天蔽日 。此间负氧离子,每立方多达八十万,实乃天然氧吧 。珍禽异兽,亦常出没,狐行林间,鹰击长空,白鹭翩跹,二十余种生灵,于此和谐共生,尽显生态之美 。

遥溯白垩纪,造山运动,地壳变迁,遂成此地质奇观 。断裂带纵横,火山锥隐现,节理岩层错落,火山碎石散落 。“天碑”孤耸,高近十丈,盘古会盟龙族之传说,铭刻其上,神秘莫测 ;“仞壁洞窟”,鬼斧神工,仿若藏着千年秘密 ;“猿祖观海”,惟妙惟肖,见证沧海桑田 ;“金蟾吉象”,栩栩如生,演绎神奇故事 ;“铁橛雄风”,磅礴大气,尽显天地威严 ;“灵龟望泉”,憨态可掬,守望岁月长河 ;“孔明出山”,形神兼备,似怀济世豪情 。

天碑
且夫铁橛山,人文厚重,历史悠长 。齐长城遗迹,蜿蜒山间,烽火岁月犹存;雹神庙、福安寺,香烟袅袅,承载百姓祈愿 ;古战场遗址,诉说往昔金戈铁马;观音洞深邃,隐有梵音禅唱 。文人墨客,多有登临,留下锦绣篇章,为山川增色添光 。
今之铁橛山,旅游盛兴 。生态林果休闲园,广袤千亩,大躺枣、板栗、绿茶、樱桃、梨杏桃李,四季果香四溢 ;特色农业园区,生机勃勃 ;卧龙生态旅游度假区,静谧闲适 ;森林与地质景观游览区,引人探秘寻幽 。旅游设施日臻完善,游客纷至沓来,或登山揽胜,或探古访幽,或休闲健身,或观光度假,皆能尽赏自然之美,体悟历史之韵 。
嗟乎!美哉铁橛山!自然之瑰宝,人文之胜地 。愿此山之胜景,千秋永固,万代流芳 。
颂曰:
六汪灵脉矗奇峰,铁橛凌霄势独雄。
雨润林峦千嶂碧,霞蒸崖岫万枫红。
珍禽隐树啼幽韵,瑞草涵烟沐惠风。
欲觅桃源尘世外,此中佳境与天通。

《铁橛山赋》艺术特色赏析
本栏编者认为,《铁橛山赋》开篇以精准的地理定位起笔,奠定严谨基调,随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山势比作 “巨龙蜿蜒”,形容橛石 “剑指霄汉”,生动勾勒出山的雄浑气势;对 “铁橛悬泉” 的描写,既以 “水滴如珠”“玉琴奏鸣” 进行形象比喻,又引用清代周于智诗句,虚实相生,增添了文化底蕴。在内容布局上,作者依循由整体到局部、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历史再到现代旅游的脉络,层次分明,全面展现铁橛山的风貌。此外,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短语与骈句,如 “郁郁苍苍,四季皆翠”“狐行林间,鹰击长空”,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与感染力,使铁橛山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跃然纸上 。
铁橛山概况

铁橛山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境内,是青岛西海岸的第二高山,主峰会仙峰海拔 595.1 米。
铁橛山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峰峦叠嶂,石色如铁,橛石众立,百泉争涌,木灵石异,古有 “三十六峰、七十二泉” 之称。1.35 亿年前白垩纪时代的造山运动,造就了众多奇特的地质景观,如早期火山岩浆岩断裂带、小型火山锥、节理岩层等。其中,“铁橛悬泉” 更是神奇,其 “溽暑不溢、大旱不涸” 的滴水景观,素有古胶州八景之一的美誉。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夏秋季节常现平流云雾,似玉带飘逸在山涧;冬日高山之中时现 “雾凇”,似白银雪浪挂满丛林。
铁橛山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森林茂密,四季常绿,林木覆盖率达 95%,是青岛西部森林 “绿核”。山中古树名木繁多,有 610 多年的银杏树、400 多年树龄的 “栗祖”、百年 “枣王” 等。同时,分布着杜鹃、秋海棠、板栗、大躺枣等 100 多种植物,花果飘香,成荫蔽日。这里还是众多野生保护动物和珍禽的家园,狐狸、鹰、白鹭等 20 多种动物在山中自由游历,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原始生态。
在人文方面,铁橛山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齐长城”“雹神庙”“福安寺”“古战场遗址”“观音洞” 等胜迹,历经岁月变迁,尚存依稀古迹,诉说着铁橛山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史有周于智、法若真、高风翰等文人墨客驻足登临,留下了众多绝美诗篇和华文乐章。
如今,铁橛山风景区的规划建设日臻完善,拥有铁橛山生态林果休闲园区、特色农业种植园区、卧龙生态旅游度假区、森林与地质景观游览区等四大功能区。这里是人们生态旅游、探古寻幽、休闲健身、观光度假的胜地。
《铁橛山赋》作者傅延法简介

傅延法,笔名珠山樵夫,山东青岛人,出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他是青岛诗词学会会员,在六汪文联担任副秘书长,同时也是胶南双珠诗社委员会副秘书长。傅延法长期在工商企业从事文秘工作,积累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丰富的文学素养。他热爱文学,擅长诗词歌赋创作,其作品散见于国内网络及纸质刊物,像《沁园春·赞蓝莓果》《卜算子·咏蓝莓》等佳作,生动展现了其文学才华与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他崇尚自由,秉持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知足常乐的人生信念。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