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织就的心灵锦缎
——论陈艳丽《秋风(外三首)》的诗意与哲思
文/富有
陈艳丽的《秋风(外三首)》以秋为引,用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情感丰沛的诗意画卷。四首诗作如四枚晶莹的露珠,折射出秋日的斑斓光影与女性独有的温婉情思,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情感与心灵境界的深刻思考。
一、意象交织,勾勒秋之魂魄
在这组诗作中,陈艳丽对秋之意象的选取与运用极为精妙。“秋风满地绣红衣,粉腮鹅黄减玉肌”,开篇以“秋风”为笔,“红衣”“粉腮鹅黄”等意象,将秋景赋予了人的色彩与气质,秋风仿佛是一位巧夺天工的绣娘,在大地上绣出绚烂而略带凄美之感的秋日图景。“香柳焉知为谁瘦”,“柳”这一意象既承接了秋的萧瑟,又暗喻女子的消瘦与哀愁,将自然之景与人物的情感状态巧妙融合。
《秋思》里,“风起寒塘日影斜,不见暮春扬花雪”,“寒塘”“日影斜”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与记忆中暮春的“扬花雪”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怅惘。
“菊香”这一意象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秋夜的韵味,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在《秋愁》中,“香姬盈步渡清秋,绣床鸳被冷堆愁”,“绣床”“鸳被”等闺阁意象,与“清秋”相衬,将女子独守空闺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秋韵》中“飞鸟倦落睡莲蓬”“雨打串红花溅泪”,“飞鸟”“莲蓬”“串红”等意象组合,展现出秋日里生命的倦意与柔情。这些意象的交织,如同丝线穿梭,织就了秋之魂魄,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秋的独特韵味与情感基调。
二、情感流转,倾诉内心衷肠
四首诗围绕着不同的情感主题展开,却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情感世界。《秋风》中,“盈泪衫绣怎不湿”,借物抒情,将女子面对秋景时的伤感之情展现得细腻动人,仿佛能看到她泪水沾湿衣衫的模样。
《秋思》以“绣楼思君几时绝”直抒胸臆,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那种望眼欲穿、不知思念何时能了的煎熬,跃然纸上。
《秋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绣床鸳被冷堆愁”,通过描写闺房内的清冷与寂寥,将女子的愁绪具象化。“君子何日登绣楼”的疑问,充满了无奈与期待,把女子在等待中的焦虑与哀怨表现得入木三分。
而《秋韵》则在前面几首诗的情感基础上,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闲情。“江南闲情拾红枫”,在秋日的景致中,诗人寻得了一份悠然,尽管“雨打串红花溅泪”略带伤感,但整体上展现出一种在情感波折后对生活的重新审视与热爱。这种情感的流转,犹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乐曲,扣人心弦,引发读者的共鸣。
三、哲思沉淀,升华心灵境界
在诗歌的结尾,陈艳丽写道:“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这看似与前面的秋之诗歌并无直接关联,实则是对整组诗作情感与意境的升华。在秋日的情思中,无论是伤感、思念还是愁绪,最终都指向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秋的萧瑟与寂寥,恰似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与困惑,而诗人在其中感悟到,唯有保持一颗干净的心,才能不被俗世所染。 “心似莲花开,心好一切美好”,这是一种超脱于情感纠葛之上的人生哲理。
在诗歌所描绘的情感世界里,女子的喜怒哀乐皆因情而起,但最终诗人想要传达的是,在纷繁复杂的情感与生活面前,要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善良。
这种哲思的沉淀,让诗歌不再仅仅是对秋日情感的抒发,更具有了启迪人生的意义,使读者在感受诗意之美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升华。
陈艳丽的《秋风(外三首)》以其独特的意象、流转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这组诗作既是对秋日的礼赞,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寻,更是对生命与心灵境界的深刻思考,为读者带来了一场丰富而美妙的诗意之旅。
【作者简介】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
处女作《走在田野上》,发表在《1993中国诗坛》上。这篇作品曾多次获奖,2005年,被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和华夏学术杂志社编入《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学术卷,并荣获“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
2005年8月,荣获“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
1994年,诗作《爱情三部曲》《恋痕》等连续发表在《大陆爱情诗百家》上。同年,被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授予“百家爱情诗人”荣誉称号,并获得文学报刊编辑资格证书。
1998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2002年10月,荣获国际华文文学荣誉作家诗人卡:(编号:0207)。同时,被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6年7月荣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文学艺术金奖”,并被授予“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由中国诗人报编辑出版的个人诗集《心灵的颤音》,被2007年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组委会评为金奖,并提名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知名作家的称号。
2007年3月《温总理印象记》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开发表,并荣获国务院新闻办特殊嘉奖,同时赢得了新华社高度好评。2019年荣获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授予《国家文化建设贡献人物》奖等。个人传略已被《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八十余部中外大型辞书收录。主要公开发表的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故事、文艺评论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权威性选本发行于海内外。
秋风 ( 外三首 )
文/陈艳丽
秋风满地绣红衣,
粉腮鹅黄减玉肌。
香柳焉知为谁瘦,
盈泪衫绣怎不湿。
秋思
风起寒塘日影斜,
不见暮春扬花雪。
唯闻菊香润秋夜,
绣楼思君几时绝?
秋愁
香姬盈步渡清秋,
绣床鸳被冷堆愁。
窗外流云影自去,
君子何日登绣楼。
秋韵
飞鸟倦落睡莲蓬,
江南闲情拾红枫。
雨打串红花溅泪,
隔岸梨花雪染成。
【老丫文苑 :创始人】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