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红似火,麦浪涌金波。5月的古都洛阳流光溢彩,5月的洛阳理工青春激扬。中国•洛阳“诗漾理工”第六届秋风堂诗人节,25日下午在洛阳理工学院新媒体礼堂盛大举行。120余位诗人、文艺工作者、师生欢聚一堂,以诗为媒、以乐为伴,共赴这场文化盛宴。
由洛阳市写作学会、诗词协会、客家联合会文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这届诗会,是第六届秋风堂诗人节的重头戏。洛阳客家联合会会长王群乐,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贾海修、监事长李雅红应邀出席活动。
洛阳市写作学会会长李焕有、市诗词协会会长鲍莹珂、客联会文学委员会主任徐礼军、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院长雷海栋先后致辞,热情欢迎众嘉宾。
秋风堂主人尚留永宣布:中国·洛阳“诗漾理工”第六届秋风堂诗人节开始!
下午三时,空灵鼓的清音传出《采薇》的千年回响,坤雅空灵鼓艺术团的乐舞表演开启诗会,瞬间将观众带入诗都洛阳的时空隧道。
主持人臧维群、慕阳、耿定安、岳梦圆联袂登场,以“千年文脉”、“山河气象”、“诗魂永续”、“古今交响”四大篇章,串联起整场诗会的丰富内涵。
第一篇章“千年文脉”,让人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脉动。张灵芝与臧维群朗诵的李焕有作品《行走的佛》,将万佛山石窟守护人的故事,化作诗行里的执着与坚守。“铜驼陌上桃花红”的古韵与“自贸新城展新颜”的今声交相辉映。林向红等三位朗诵者联袂演绎的格律诗联诵,从杨会鼎笔下的龙门春色,到张晓桦追忆班超戍边的豪情,六首诗词如六面棱镜,折射出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文明之光。韦忠民创作的《守护佛光》通过于俊蕾朗诵与全息投影,让北魏造像的衣袂在舞台上翩然舞动,赏心悦目。《又见铜驼暮雨》的朗诵者张岳香、王正茂,将“铜驼暮雨”的盛景作了一次声情并茂的呈现。
第二篇章的“山河气象”,浓墨重彩描绘时代新貌。从《天中水韵》到《洛水谣》,从《洛阳春》到《沁园春》,诗词作者用平仄格律传续着这座城市的文脉。六首山河主题诗词中,《玉漏迟·黄河情》的雄浑与《五律·夜游应天门》的婉约形成强烈对比,张德庆等朗诵者通过声调变换,展现洛阳这座诗词之都的立体画卷。付晓演绎的《在白鹤渡口看水》,将现代生态理念融入古典诗意,画面感十足。耿定安演唱的原创歌曲《醉悟人生》,更是点燃了全场观众的激情。
第三篇章“诗魂永续”,专为纪念屈原和端午节而设。石俊朗诵芷兰创作的《洛阳,与屈子的千年对话》,深情演绎诗魂的不朽魅力。七首端午主题诗词联诵环节,张亚伟等诵读者对作品的处理非常到位,当《江城子·端午祭屈原》的悲怆之音响起,观众被带入集体缅怀场景。
第四篇章“古今交响”,激情书写未来诗行。康保平朗诵的《新洛阳赋》以数字技术呈现洛阳新城图景,让传统辞赋焕发科技魅力。《洛水谣》的双人朗诵,李晓军的声线如洛水般缠绵流淌。徐礼军礼赞洛阳航天员陈冬的诗作,由林向红激情澎湃地表达,完成了古今“飞天”的双重诠释。终章《最美时光,相遇在洛阳》,为这场诗会完美收官。
当《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声响起,洛阳退休职工合唱团的演员与全场观众互动,把气氛推向高潮,为本届诗人节奏响宏大的和鸣。
整场诗会,既有对航天英雄陈冬的铿锵礼赞,又有《新洛阳赋》的恢宏气势和《灯火阑珊处的洛阳》的婉约情致。屈原的求索精神与当代学子的求知渴望,在这里产生精神共振。文明传承的变奏曲,让客家文化、运河记忆、工业文明交融互鉴。《最美时光,相遇在洛阳》,让人体会到千年诗城焕发出的青春光彩。
有观众感慨:“这场诗歌朗诵会,真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活态绽放。”“诗会选择在高校举办,暗含着诗教传统复兴的深意。”秋风堂诗人节六年来的持续探索,至此完成了一次质的跃升,也为古老的诗都注入了数字时代的澎湃动能。千年文脉,正以青春姿态续写新时代的洛阳诗篇。
千年诗韵在青青校园律动,传递精彩;来年诗会将在何处绽放,值得期待。(徐礼军 文/马 骏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