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和徐学胜老师
文/李思義(山东兰陵)
诗坛璀璨若繁星,愧我才疏未窥形。
墨海行舟摇短棹,砚田笔耕伴孤灯。
临屏学步裁云锦,对月吟哦效凤鸣。
岂敢班门呈拙句,高山仰止步未停。
附徐学胜老师原玉:
读李思義诗有赠
文/徐学胜(山东临沂)
琅琊圣哲若繁星,军旅诗人亦峥嵘。
根植兰陵承厚泽,枝延沂蒙唱大风。
才思敏捷抒正气,格律精严寄挚情。
老骥深知夕照晚,勤耕砚亩显真功!
七律·浮生四季感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小序:岁次乙巳,适届古稀。回望来途,四时皆淬炼为诗章:春蕴青衿意气,夏熔铁马冰河,秋渡劫波千尺,冬鉴澄明之境。今且将百年光景,就兰陵琥珀、蒙顶翠涛,一饮而尽——残阳浸透琉璃盏,忽见东海跃金鳞。
一、春之黉门忆旧
芸窗竹影拂琅玕,柳浪莺声绕杏坛。
晨理缥缃追鹤梦,宵磨霜刃对星阑。
十年萤案春冰薄,一夕蟾宫桂露寒。
最是东风知别意,翻红芍药忆征鞍。
二、夏之铁马冰河
鲁南子弟佩吴钩,大漠孤烟逐紫骝。
剑气曾随星斗转,角声犹共月轮浮。
忽闻裁垒移旌旆,空忆射潮横棹舟。
槐雪辕门寒剑夜,卧听铁甲唱凉州。
三、秋之商海浮沉
解鞍初试绿蓑衣,执策重将青衿续。
生计常惊霜信早,浮名终觉露华晞。
蒙山云湿登临屐,沂水风摇起落矶。
偶向兰陵赊酒处,卧看商海月沉西。
四、冬之桑榆晚照
古稀犹爱杖藜行,四世同堂笑语盈。
孙绕膝前争说古,妻调羹里暗含情。
三更灯火敲诗稿,半亩蔬畦趁月耕。
莫道桑榆霞色晚,笑斟琥珀酹寒星。
水调歌头·寄毕业学子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舟泊柳阴岸,锦羽试云端。雏声犹带清越,振翼破遥天。犹记星河漫卷,笔底烟霞明灭,月照玉栏干。黑板凝霜雪,烛影漾春澜。
杏坛语,松醪味,驻心田。快门声里,流光定格笑眉弯。此去江湖潮阔,纵有风涛万里,莫忘故园山。且系青衿志,云外寄华笺。
七律·菩提三境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一、觉境
浮云聚散似衣裳,一念慈心渡暖凉。
佛性清潭开觉路,尘心暗室透灵光。
莲台露洗前缘净,贝叶风传彼岸香。
珍重灵山春色好,莫教禅座染秋霜。
二、尘境
轻舟欲系水云乡,漫理琴弦调羽商。
砚底星河沉古意,肩头风雨锻新章。
青苔未蚀碑文字,红蓼偏生洗剑塘。
且捧月光温绿茗,紫砂摇影话沧桑。
三、悟境
法螺声里望山川,芥子须弥自转旋。
种玉心田生阆苑,燃灯孽海现枯禅。
松窗月照梅花印,竹榻香凝贝叶篇。
且扫灵台三寸雪,春风早度野狐泉。
七律·世路悟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大千过眼似云轻,
荣辱浮沉总不同。
墨海犹存屈子泪,
焦弦尚咽广陵声。
松筠未坠青云志,
星斗长悬漱玉名。
笑看沧溟摇素月,
寒江独钓古今情。
其二
世途如弈局难停,
棋罢方知劫后生。
砚底波澜藏秦碑,
弦间风雨奏商声。
梅魂已铸冰霜魄,
云翼终开混沌程。
踏破千岩寻鹤语,
一肩松月伴寒星。
其三
浮槎欲渡觉身轻,
勘透炎凉付杯空。
铁砚磨涵秦汉月,
焦桐诉尽海桑情。
慧锋能断三千缚,
心镜闲观十二城。
踏遍青山人渐老,
烟簑醉卧碎霞红。
七言排律·
咏洛阳古都暨赞发立战友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千年帝邑沐朝阳,
汉魏遗墟考迹详。
白马寺前寻旧础,
金墉城外认残墙。
新修馆宇承先绪,
细数沧桑叹逝光。
七秩老兵怀远志,
十年建院展锋芒。
根亲姓氏传寰宇,
胜迹人文耀四方。
鹤发长存松柏劲,
桑榆未改赤诚昂。
挥毫写就河图韵,
把酒吟成洛赋章。
故郡风华凝厚重,
客家血脉衍繁昌。
欣逢盛举襄盛事,
四海宾朋共举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