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上客
作者:海乐
诵读:孔祥会

五月从尘世的风里走来,在喧嚣与温柔的等待中,我们的心灵时常渴望着一片宁静之地,而林坑古村的溪水边,往往就是这样一个能让灵魂栖息的所在。

当我们提及“溪上客”,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遗世独立、与自然相融的雅士形象,他于溪水之畔,静守时光,感悟生死,创作出触动人心的诗篇。溪,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绝美画卷。它灵动蜿蜒,清澈见底,水流潺潺,似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溪边的草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过往的行人致意。那错落有致的石头,有的光滑圆润,有的棱角分明,它们静静地躺在溪水中或溪岸边,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那位溪上客,就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她远离了市井的纷扰,寻得这一方净土,与溪为伴,开启了一段独特的诗意旅程。从历史长河中溯源,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曾以溪上客的身份,留下了传颂千古的佳作。

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源泉。比如王维,在辋川别业的溪畔,写下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般超脱尘世的诗句。彼时的他,如同一位真正的溪上客,在溪水的尽头,领悟着生命的真谛,以一种平和淡然的心境,面对世间的得失荣辱。以溪为背景,用文字描绘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画卷,他们的作品,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文学的天空,也让后人对溪上客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敬畏。

再看近代,也有许多诗人延续着这份溪边的诗意。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环境,但依然能从溪流中汲取力量,获得创作的灵感。当社会的变革浪潮席卷而来,人们的内心或许更加浮躁不安时,那些来到溪边的人,更像是在寻找一片心灵的避风港。他们在溪水的流淌中,思考人生的方向,反思社会的现状。许多人逃离城市,投身山野获得片刻的安宁,听着溪水的欢歌,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内心的灵感被瞬间点燃。

当我们以一颗平静的心,坐在溪边,聆听着水流的声音,感受着微风的轻抚,或许会发现,生活中的烦恼渐渐远去,内心变得更加澄澈透明。此时,若提笔写诗,那从笔下流淌出的,便是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表达。“溪上客”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溪边的位置,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溪水始终静静地流淌着,它等待着每一个渴望回归内心、寻找宁静的人,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之所,虽然逃脱不了尘世的“束缚”,能偏安一隅也是美好的,让这份溪边的诗意,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绵延不绝,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让这份久违的诗心,重新回归宿命的安排,我自乘风向你来,不负山河不负亲。

永嘉林坑古村岩坦溪留笔
2025年5月3日




【作者简介】海乐:原名李建,女,八〇后,浙江平阳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平阳县作协副主席,图书策划编辑。著有诗文集《消逝的流星》和诗集《镜与花——海乐散文诗选》。主要创作以诗歌、散文为主;作品入选《华雅——中外诗文精选集·2023》《第二届(2016-2017)华语女子诗歌大展作品选集》等多种刊物和重要选本。2019年4月参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组办的第二期中青年作家专题培训班学习(江苏无锡学员)。《镜与花——海乐散文诗选》于2019年4月获得首届平阳县“言志楼文艺奖”等。

【朗诵简介】孔祥会,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喜欢朗诵,愿用我的声音带给您的快乐。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