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记忆
时光一转眼就到了五月中旬,再过一个礼拜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在金山店矿区,每年端午节前半个月,爷爷去我哪里卖粽叶的场景。
从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爷爷就开始在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去金山店矿区卖粽叶。这一卖就是二十几年。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没有退休金,早年身体好的时候,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从老家采摘粽叶到金山店去卖。我也会在放假的时候去帮忙。
做小生意是了解人性与锻炼自己营销能力的方式。小时候卖粽叶,一个人推着小车在矿区的马路边摆摊。把捆好的新鲜粽叶一把把放在摊位上售卖,五十片一把,一般买三块五。
做买卖大多数是讨价还价,每次买货的时候,总是有很多顾客前来限购,顾客在挑选粽叶的时候都会挑三拣四,有的看分量够不够,一把五十片是多了还是少了。细心的顾客在选择粽叶的时候总会一片片的看。有的会把里面的小叶子抽出来换大的。有的在挑选的时候喜欢青色的叶子丢下发黄的叶子,还有的顾客看都是熟人希望把价格压低一点等。这些问题都在卖粽叶的时候出现过。
卖粽叶是季节性生意,选择的时间要在端午节前半个月为宜。过早过晚都不合适。有好几年因为来早了没有卖到好的价格而亏本,这些事情在做生意的时候时常发生。
那个时候在矿区卖粽叶,我与外婆推着手推车在矿区的大街小巷穿梭。卖货的时候需要算账找钱,有时候自己初心大意找钱的时候多找了钱给人家导致货卖完了钱没有对上,这些事情时常发生。导致回家以后被大人训斥。
年轻的时候,总希望做一些大事情。总希望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总觉得做小生意很不体面,总是梦想当作家,希望通过写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这几年在加入作协以后,在经历了投稿的波折以后,才慢慢的从理想当中回到现实里来。
我家每年在端午节卖粽叶一直持续到2018年爷爷七十五岁的时候,最后一次卖粽叶,生意不好,加上同行的竞争激烈只是保了个本。18以后爷爷有了健忘症,从此以后我家再也没有卖过粽叶。
除了卖粽叶外,每年奶奶都会从老家包粽子让爷爷卖粽叶的时候带过来,上周六弟弟结婚,爷爷奶奶也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寄给我。奶奶特别会包粽子,除了传统的三角棕外,奶奶也会包牛角棕,上周弟弟结婚,爷爷奶奶来参加弟弟的婚礼,在我家特意给我们包了粽子。
在弟弟家的阳台上,我看到八十多岁的奶奶娴熟地包粽子的过程,不由想起了儿时端午节很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