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匠的淬火人生:抡锤打铁40载 黄仕发
循着气锤作业的“叮当”声,近日,笔者走进原326国道旁金沙县安洛乡桂花村一间铁匠铺里,一名铁匠师傅正在熟练地进行农具制作。
“叮——叮——叮——”他右手握铁锤、左手持钳子,将一块经过空气锤碾压后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锤子落下的瞬间,火花四溅。
他叫张正顶,从事打铁行业已40余年。通红的火光照映着他黝黑的脸庞,一道道皱纹在他脸上显现。年虽七十有五,但看上去他比同龄人更加壮实。
在打铁设备比较落后的年代,不到20岁的张正顶就跟随父亲学习手艺,从拉风箱、抡大锤开始,最后练小锤,逐步掌握和提高了技术。
张正顶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铁匠,由于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张正顶也从事了这一行,除了传承父业,也为附近村民购买生产农具带来方便。
平时,张正顶除了依靠这门手艺为附近村民修补农具外,还制作锄头、镰刀、弯刀、斧头、菜刀等生产及生活用具,在赶场天上街摆摊销售,周边乡镇的村民也会慕名上门购买。
常言道,春天不摸篾,夏天不打铁。张正顶说,冬天的铁匠铺是温暖的,而在夏天,熊熊燃烧的火炉却热得要命。更艰辛的是,在打铁作业时,他的手臂经常被飞溅的火花烫伤。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由于勤学苦练,张正顶得到了父亲的真传,能够在这个行当里独当一面。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张正顶逐步投入资金添置空气锤、鼓风机、砂轮机、电焊机等设备,从此,抡大锤、拉风箱等工序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改进成半机械操作。
张正顶说,打铁虽然辛苦,但他一定要把父亲传给他的这项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