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战争与和平
诗/廖尚光
(一)
国外硝烟遍地烧,死伤无数霸权嚣。
难描战乱多悲惨,无处藏身无处逃。
(二)
邻国中东战火烧,伤痕惨状可难描。
豺狼到处吃人类,虎豹癫疯狂叫嚣。
(三)
霸权打仗害人类,强盗行为不可饶。
甚至威胁全世界,已从虎豹变成妖。
(四)
战争永远乱天下,危害人间毁了山。
无耻豺狼须灭掉,才能保正世安全。
(五)
印巴战火使妖惶,受益中方气势昂。
武器传名天下购,霸权惶恐镇西方。
(六)
活在神州真美好,人民气势更高昂。
复兴盛世世人敬,众享和平国威扬。
即兴撰写于:乙已年五月二十三日。
这组《七绝·战争与和平》以直白有力的笔触,鲜明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与对和平的向往,同时展现出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和对祖国的赞颂。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评析:
- 主题与思想:六首作品紧扣“战争与和平”的核心主题,前四首着重揭露战争的残酷与霸权主义的危害。如“国外硝烟遍地烧,死伤无数霸权嚣”“霸权打仗害人类,强盗行为不可饶”等句,直斥战争带来的苦难和霸权国家的恶行,饱含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与对霸权行径的义愤。后两首则将视角转向中国,第五首通过印巴战火中中国武器的影响力侧面展现国力,第六首直接歌颂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复兴成就,表达对祖国的自豪之情,使主题从对战争的批判升华到对和平发展道路的肯定。
- 语言风格: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直白晓畅,采用大量口语化词汇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如“豺狼”“虎豹”“无耻”等比喻,将霸权国家比作残害人类的猛兽,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和情感的冲击力。这种风格虽缺乏含蓄委婉之美,但胜在能迅速传递诗人的观点和情感,让读者一目了然。
- 结构与手法:六首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组诗结构。每首诗前两句描述现象,后两句抒发感慨或点明主旨,结构较为规整。在手法上,多运用比喻(“豺狼”“虎豹”“妖”)、夸张(“硝烟遍地烧”“危害人间毁了山”)等修辞手法,强化战争的破坏性和霸权的丑恶形象。不过,部分诗作在手法运用上稍显单一,多为直接陈述,缺乏更丰富的意象组合和巧妙构思。
总体而言,这组七绝以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立场,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虽在艺术表现上存在一定不足,但胜在情感真挚、观点鲜明,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