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参加麦收宣传队
侯家赋
又快到了麦收季节。我不时地回想起了曾经参加麦收和进行宣传的经过:
一、积极宣传麦收安全知识
那是1970年,我在上初中。农历的五月初,学校组织了一个支援生产队麦收和安全宣传队,我们一边帮助生产队搞麦收,一边在田间地头宣传麦收安全常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了好多文艺节目,并把麦收安全知识编成快板书,到附近村庄的田间地头、打麦场院进行宣传。我们拿着竹板,一个一个生产队、一个一个打麦场挨着宣传;还在打麦场周围树立起标语牌,上面醒目的写着:“安全第一、注意防火!”、“场内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等标语。还为生产队打麦场上的水缸里灌满水、还在场院的周围准备了好多沙土袋子,以备灭火急用。
记得我们宣传队的快板有这样一个段子:“麦子上了场,安全要跟上。一旦着了火,全年没指望。麦场别吸烟,火种远离场。大家要警惕,安全记心上。安全过麦季,人人喜洋洋”。听了我们的快板书,社员们都感到很实用,很有教育意义。
还有一件事,令我难忘。一次,我们几个看到我族家一位二大爷正躲在麦秸垛后面偷偷吸烟。我们几个就给他编了一段快板,当场给他说了起来:叫声大爷听清楚,麦场吸烟没好处。一旦场院失了火,劳动成果付诸流。麦场安全都有责,杜绝火种是关键。奉劝大爷别抽烟,安安稳稳过麦收。听了我们的宣传,社员们都拍手叫好,二大爷也羞得面红耳赤,赶紧把手中的烟掐灭了。
就这样,接连几年,每到麦收季节,我们到生产队支援麦收的同时,都不忘宣传安全防火常识,全村五个大队、近30个生产队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
二、当好麦收战场鼓动员
我们麦收宣传队,不仅向社员宣传麦收安全知识,还力争当好麦收战场鼓动员。
谁都知道,麦收季节正是艳阳高照、热浪袭人的季节,社员们很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我们宣传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当起了麦收战场鼓动员。我们的班主任郭秀琴老师,多才多艺,简谱歌唱样样都会。她就利用社员们休息的时间,在麦地里教大家学唱歌曲,消除大家的疲劳。她教的好多歌曲,我至今记忆犹新。例如《没有共产党就买有新中国》《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社会主义好》《社员都是向阳花》等歌曲,我至今没有忘怀。特别是那首《社员都是向阳花》,更受社员们的欢迎和喜爱。“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悠扬动听、慷慨激昂的歌曲,久久在陌野麦地上空回荡,让社员们个个忘记了疲劳,精神倍增,干劲十足,还引来来了临地社员们都来跟唱。时任五大队第三生产队的队长邢一常就说:听着郭老师教唱的歌曲,好似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把我们的劳累和疲倦都赶跑了,既不感到天气热了,更不感到身子累了,浑身是劲,鼓舞大家抢收麦子的积极性更高了,干劲更大了。
为了鼓舞社员们的士气和干劲,郭老师还抽时间,挑灯夜战,写了好多抢收小麦的快板书和诗歌,然后辅导我们编排节目,说给社员们听。我记得郭老师编的快板书有这样一段:“麦子丰收迎新年,田地金黄一片鲜。天气有时会捣乱,大家抢收莫迟缓。早起晚睡流大汗,颗粒怪仓笑开颜。”等我们给社员们表演了以后,深受大家的欢迎,加快了他们抢收麦子的进度。
三、当好麦收的践行者
那时,虽说我们是麦收的宣传员,可也是麦收的践行者。我们郭老师对我们说:我们既是麦收的宣传员,也是麦收的战斗员。她第一个带头为生产队里割麦子,只见她头顶一顶草帽,以防日晒;再戴一副墨色眼镜。以防麦芒扎眼,两腿一跨,腰一弯,挥舞镰刀,成了众多割麦子社员的“领趟子”。她手里的镰刀前后翻飞,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她右手挥舞镰刀,左手抓住麦秆,让麦子成扇形,一把就是一个麦个子,几十米都不用直直腰,一趟下来,把社员们远远地落在身后。五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张全山就称赞道:我割了30多年的麦子,号称“一张镰”,原来割麦子,都是我领趟子,今天,第一次被一位女老师落下了。郭老师不但教书好,庄稼活更好,我服了。
我们10多位学生由于年龄小,不会割麦子,就干一些辅助活。有的打捆麦子的腰子,有的拉起大耙子,收敛散落在地上的麦穗。那时,拾麦子的人成群结队,就有的同学看坡、护麦。总之,个个都是为麦收出力流汗,人人都是麦收的践行者。第五生产队的队长于宪冉感慨地说:我们今年麦子收的又快又好,老师和学生可为我们帮了大忙。
如今,科技在飞速发展,收割机、脱粒机、烘干机早已替代了手工劳作,到处都是一副现代农业的壮丽画面。原来麦收依靠手工收割,肩挑人抬,牛轧手扬。过一次麦,需要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收割、脱粒、烘干 全部是机械化,过麦用不了几天时间……
我终生不会忘记在家乡当年做麦收宣传员的往事。我期盼再有一个麦季,能手拿竹板,给乡亲们说几段麦收安全知识;再能够弯腰弓背、挥镰扬锨,享受一次麦收带来的喜悦,找回当年过麦的感觉。

投稿须知
1、都市头条(ID:10950627)和茌平文苑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拒绝AI生成作品投稿。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6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11、都市头条(ID:10950627)茌平文苑与茌平作协旗下公众号茌平文苑,系同一编辑部,作者向茌平文苑投稿,即被视为将其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授予茌平文苑的两个平台。如不同意,敬请在投稿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