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世清(云南昭通)
端午来临角粽香,康宁百姓乐无央。
艾蒲高挂禳灾厄,龙舸竞流呈瑞祥。
屈子沉江昭史鉴,楚辞醒世贯沧桑。
今承求索凌云志,千楫争驰向九阳。




关于蒙世清的《七律·端午》赏析,可归纳以下分析框架:
主题与情感基调
怀古思贤
端午题材七律多围绕屈原展开,如"龙舟竞技千年恨,屈子沉江百代殇",表达对忠魂的追思。蒙诗题为"寄怀",延续这一传统,通过"汨罗""离骚"等意象寄托对屈原的哀悼。
时令特征
典型元素包括艾草、菖蒲("似剑苍蒲和艾香")、龙舟竞渡("槕舞龙舟敲浪鼓")等,常以景物烘托节日氛围。
艺术手法
典故运用
同类作品常化用《离骚》《天问》典故,如"高诵离骚哀汩水"、"天问如期辙几行",蒙诗通过屈原著作的隐喻深化主题。
对仗工稳
七律中二联多严谨对仗,如"艾蒲烟绕驱魔疫,燕鹊囊飞送吉祥",蒙诗若属传统格律,应具备类似结构。
语言风格
意象密集
端午诗常叠加物象(粽、舟、鼓)与情感符号(忠、殇、祭),形成厚重感,如"洁白糯团清悠久,桃红端午浓醇香"。
今古交织
部分当代作品会融入现代元素,如"红女于家线上忙",但蒙诗若侧重"寄怀",更倾向古典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