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河的桥(散文)
文/北山虎
老是在互联网上看到家乡人,显摆洒河的桥。尤其是搭上了潘家口水库的顺风车,几乎天天都能见到能那座美美的桥。说起六十多年前洒河的桥,还有一段颇具沧桑感的经历呢。
先声明一下,洒河桥和洒河的桥是有区别的,洒河桥是通往口外的名镇,而洒河的桥是横跨洒河的一座桥。
那是一九六四年的冬季,我由迁西中学放假,乘车回到了我父母任教的滦阳。我平生第一次乘公交车,实在不敢恭维那车。什么公交呀?就是一辆敞着的解放车。那时没有柏油路,没有水泥路,只是由山皮土修的国防路。一块厚厚的木板,一路颠簸,耳朵冻得都麻木了。
到了洒河桥,其实有桥没有利用,在摆渡的下游闲置着,大概是行人专用桥吧。铺着厚厚的棒子秸秆,上面再铺一层土。这可是通往承德的要道。只有摆渡,摆公交车过河。好在车上只有我一人,不甚沉重。我现在想,一人乘车,不是纯赔本的买卖吗?
洒河的码头由棒子秧和卵石堆成,望着码头。我捂着耳朵,看着近在咫尺的烟囱山,加深着对洒河的桥的印象。由洒河桥到滦阳还有十五里。大概车的终点是喜峰口吧?距滦阳还有十五里的车程呢。
后来给洒河建水泥钢筋大桥,我还没有离开滦阳。不过那大概是一九六五年的事了。
矿山衰老,我们就离岗退养了,不到退休年龄算工龄,后来去过一次喜峰口大刀园的采风活动,是赵各庄矿老干部科为我们文学爱好者组织的。一路由古冶区驶来,车内的老伙计说,进入迁西境内的路最平坦,屁股是有感觉的,没有了颠簸,分外舒适。心里不觉为家乡的巨变感到由衷的骄傲。
网上看到家乡人,老是晾晒洒河的桥之美,心不时地痒起来,我也当了一次次的二传手,给我的和洒河近的微友发它一通,与他们共享,一解乡愁。
能否回趟洒河,看看潘家口水库,看看出镜率极高的洒河的桥,一饱眼福,揽高峡平湖,赏湖光水色…
作者简介:北山虎(吴虎汉),河北唐山迁西人,老三届,老知青,开滦退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唐山作家协会会员,坚持每天一诗。

责任编辑:冬雪
排版制作: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