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偶得】
——翠柳
碧柳摇枝净,琼花绽蕊香。
风柔轻润物,草嫩醉韶光。
尘念浮云落,丘田逸韵芳。
无心名利事,自笑味清凉。
赏析:
这首诗就像一幅会呼吸的雨后画卷,用最普通的雨滴当画笔,画出了大自然洗澡后的清爽模样,更画出了诗人洗净心灵的快乐心情。
一、起承转合:结构如行云流水
起——开篇点景,清新入题
首联“碧柳摇枝净,琼花绽蕊香”以“碧柳”“琼花”两个核心意象切入,通过“摇”“绽”两个动词,勾勒出雨后柳枝舒展、花朵绽放的动态画面,奠定全诗清新明快的基调。
承——顺景延展,深化意境
颔联“风柔轻润物,草嫩醉韶光”承接首联的自然景象,以“风”“草”拓展画面,通过“润”“醉”二字,将自然景物的生长与时光的流转结合,形成由静到动的层次感。
转——由景入情,升华哲思
颈联“尘念浮云落,丘田逸韵芳”从自然景象转向内心感悟,以“尘念”与“丘田”的对比,暗喻世俗烦恼如浮云消散,田园雅趣如花香长存,实现从物象到心象的转折。
合——收束全篇,余韵悠长
尾联“无心名利事,自笑味清凉”以“无心”“自笑”收束,将全诗意境推向淡泊超脱的境界,余味如雨后空气般清冽,令人回味。
二、意象选用:自然与人文交融
1. 核心意象
碧柳/琼花:以柳的柔美与花的芬芳构建雨后清新图景,暗含生命复苏的象征。
浮云/丘田:以浮云的飘忽与丘田的宁静形成对比,隐喻心境的转变。
2. 意象组合
自然意象(柳、花、风、草)与人文意象(尘念、名利)交织,既展现自然之美,又暗含对世俗的超脱。
三、意境描写:动静相生,虚实相映
1. 动静结合
“摇枝”“绽蕊”为动,描绘柳枝轻摆、花朵绽放的生机;
“风柔”“草嫩”为静,渲染雨后宁静的氛围。动静相生,画面鲜活。
2. 虚实相生
实写柳、花、风、草等自然景象;
虚写“尘念”“逸韵”“清凉”等心境,虚实相映,意境深远。
四、修辞手法:比喻精妙,拟人传神
1. 比喻
“尘念浮云落”:将“尘念”比作“浮云”,形象表现烦恼的消散。
2. 拟人
“草嫩醉韶光”:赋予“草”以人的情感,表现其沐浴春光的陶醉之态。
3. 通感
“自笑味清凉”:将视觉(雨后景象)与味觉(清凉)相通,强化感受。
五、动词应用:精准传神,活化意象
“摇”:表现柳枝的轻盈动态,赋予画面灵动感。
“绽”:突出花朵的绽放瞬间,强化生机感。
“润”:描绘风的柔和滋养,体现细腻触感。
“醉”:拟人化草的陶醉状态,传递愉悦心境。
动词精准,使意象鲜活如生。
4. 用字精炼
“净”“香”“柔”“嫩”等形容词,精准描绘雨后特征;
“摇”“绽”“润”“醉”等动词,活化意象,简洁有力。
5. 意境深远
全诗仅八句,却涵盖自然景象、心境转变与哲理思考,语言凝练而意境开阔。
这首《雨后偶得》以精巧的结构、生动的意象、深远的意境、多样的修辞、工整的对仗、精准的动词、和谐的韵律与凝练的语言,构建了一幅雨后清新图景,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