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佳庄园“野味”探秘记
文/师存保
(原创家在山河间
2025—5—24山西)
去年,我在抖音上看到过鸿佳庄园的视频,当时以为它是坐落于山间的一家“农家乐”饭庄。最近我特意来到了这里,走进后才发现,它竟是一家独具特色的“野味”种植园。
庄园的主人公叫张小俊,是曹川镇刘岭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年近五十。所谓的庄园,实际上就是张小俊的家园,隐匿在中条山南麓一道向黄河岸边延伸的山岭褶皱里,海拔约600米。站在庄园顶端的公路上环顾四周,目之所及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往南望去,在远山如黛之处,一架架银白色的风电高杆和叶轮,宛如孩童手中的风筝,或清晰,或隐约可见。那里已不属于山西地界,而是横卧于河南渑池县境内的崤山余脉,下方便是滔滔不绝的黄河。
庄园周围的山峦,虽没有崇山峻岭的巍峨险峻,却有着连绵起伏的灵动之美。一座座山岭与沟坡错落有致,恰似大自然随意挥洒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舒缓的田园画卷和美丽的山庄聚落,它们是自古以来山民们生活的根基,承载着无尽的美好与希望。从高处俯瞰,山与山之间,或形成幽深的沟壑,或围合出一片片大小不等的谷地,谷地里藏着农民们辛勤耕耘的秘密。
即将小满节气,可三暑天的高温却不期而至。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敏,一手擦拭着鬓角的汗水,一手拿着草帽不停地扇风。她带着我们一路奔波,来到庄园入口处。看过影壁墙上的庄园分布图,扫描打卡简介二维码后,我们沿着山间曲径下行至半坡,拐进右手边的一道山门。过道两边有一人高的护栏,往里是一行行间距均匀的小水泥杆,被一道道铁丝绑扎连接,宛如一扇扇篱笆墙,从路边向幽深的尽头和地边排列延伸。一种不知名的蔓生植物顺着篱笆从垄根攀爬至顶端,枝蔓纤细悠长,叶片细碎纤弱。虽没有浓密茂盛之感,却嫩生生地透着勃勃生机,在午时阳光的直射下,散发着一种神奇的诱惑。我赶忙问身旁的镇领导王敏:“这是什么豆角?”她笑着回答:“叔,那是五味子呀!”“哦!”我恍然大悟,“你看我这孤陋寡闻的!”其实,走在前面的一肩挑支书、村长郑永军正在介绍,是我太过专注而忽略听讲了。
郑书记介绍说,这是鸿佳庄园3个100亩规划的其中一项,即100亩五味子“野味园”的一部分。目前已栽植近60亩,行距2米2,株距30公分,每亩约750株。你瞧,今年就大面积挂果了,七八月份再来,就能品尝到新鲜的五味子。
我询问苗木培育的情况,郑书记接着说,五味子本是一种野生植物,是山民们舌尖上的美味,在中条山深处多有生长。我问郑书记:“咱们是如何实现从野生到设施农业栽培这一华丽转变的呢?”郑书记说,前几年陕西商洛地区开始有人工培育,张小俊闻讯后便前往考察,并随即采购,算是第一批。目前全国田园栽植面积不超过1500亩。我不禁感叹:“这张小俊可真是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啊!堪称我们山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还说这里栽植的是“南五味子”,既可当水果食用,又可入药,后山的那种就是“南五味子”。还有一种叫“北五味子”,只能用作药材,不能当水果吃。我紧跟着郑书记,沿着坡道向上走,两边一溜一溜的小梯田里,全是一架一架的五味子。看着那满坡从未见过的五味子园艺农场,着实令人感慨。
登上半坡的一处台地,郑书记指给我们说:“那是一片野生猕猴桃园,也是从山里挖来野生苗移栽的,先后栽了8亩多,这是100亩五味子园艺场以外的野生品种。”听到这儿,我心想,一开始我说这是一个特色农业庄园,还没看完就感觉它纯粹是一个“野味”农业庄园。于是我随口对郑书记说:“这么多野生水果啊!”郑主任说:“还不止这些呢,你看咱面前这棵樱桃树,也是野生的山樱桃,是从山坡上挖来移栽的。你瞧这园林四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以及零星空地,见缝插针,到处都栽着。”我问:“这山樱桃好吃吗?能卖多少钱一斤?”郑书记笑笑说:“虽然它没有嫁接的品种樱桃那般可口,卖相也没那么好,但风味独特。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有栽植,不要钱,随便吃,客人都喜欢。”“那图的是什么呀?”我反问郑书记。他说:“也不图什么,老百姓在地脚旮旯间隙里栽的,要啥钱。不过,来吃山樱桃的人多了,村里的农产品自然不愁销路。”我不禁感叹山里民风淳朴,人情厚重。也许有人会把这说成是一种营销策略,但不管怎样,客户确实享用了农人的劳动成果。要知道,世上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劳动成本。在当今新时代,我们倡导的正是这种思想和精神的社会文明风尚。
张小俊的庄园里还规划了20亩野生八月炸(因地域不同被称为八月瓜、八月扎、牛腰子果、野香蕉等,学名为木通科三叶木通或木通果),这名字听起来就充满神秘与诱惑。过去,它隐匿于深山老林,只有少数熟悉山林的人才能品尝到这山间美味。如今,张小俊将它引入田园,为其开辟了新的生长空间,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这深山野味,谁敢说这不是一种创新和胆略呢?他说目前已栽有5亩,全都是从深山里挖来的纯野生苗。我想,待到中秋果实成熟、红叶烂漫之时,那炸裂的果皮缝隙中,将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定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品尝。
郑书记介绍说,鸿佳庄园的第二个100亩规划,是100亩旱作蔬菜基地。“七寸红”辣子是主打产品,已栽植30多亩。我也曾是山里人,对红辣子有着深厚情感。想象着红辣子成熟的季节,满园子一串串挂满枝丫,宛如小巧的红灯笼挨挨挤挤。将它们穿成串挂在一起,恰似一串串红色鞭炮,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辣子红得鲜艳夺目,如同燃烧的火焰,又似天边绚丽的晚霞,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诱人光泽。远远望去,整个园子宛如一片红色的瑰宝。想着想着,我便陶醉其中。如果您喜欢田园生活,一定不要错过鸿佳庄园,这里的“红辣子酱”美名远扬,定会成为您舌尖上的美味。
郑书记说,沙瓤西红柿也是100亩蔬菜基地的主打产品,目前已栽植了十几亩,市场十分火爆。我立马想起在县城街道上曾见过曹川的西红柿,当时就觉得惊讶,心想山里的西红柿何时也进城了。不知道是不是鸿佳庄园的,反正叫卖的人是曹川口音,周围买主不少。他们说这西红柿品质很好,带着山里特有的泥土气息,口感沙沙的,汁水细密,咬上一口,酸甜交织,甜得纯粹,酸得清爽。
正听得入迷,镇领导吆喝着要吃午饭了。我们返回,走过一片五味子园,不出山门有条便道,沿着地埝根缓缓向上。小道由一盘盘石磨盘铺地连接,估摸有几十盘磨扇,隔不远就有一柱碾麦场的碌碡竖着点缀旁边,你可以坐着歇息,也可倚着观景。几处拐弯的地方,还放置着一些古式农家物件,如石头座椅、盆景花木……带着深山农家的自然与古朴气息,弥漫着浓浓的自然韵味。庭院边的高处,有一仿古凉亭,名曰观景台。站在亭中,向沟底、坡上四处张望,田园、庭院、树木及山间曲径尽收眼底。这虽只是鸿佳庄园的一隅,但从中可窥见其整体的自然之美、雕琢精细、规模之大,尽显乡村建设、文明新风以及所包含的科技含量。
趁大家在庭院寒暄之际,我又向郑书记询问了100亩干果栽植基地的情况。他说,优质花椒已栽植30多亩,产量和收益都不错。几年前从日本引进的青香核桃栽植了15亩,已进入盛果期,备受市场欢迎。
鸿佳庄园的农家乐饭庄,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我们品尝的是地道的农家美食,食材均取自庄园及周边的山林、田野,新鲜又健康。农家炖土鸡、炒土鸡蛋、小酥肉、红烧肉片、红烧肉块、深山黑木耳、红薯面活络……琳琅满目,肉质鲜嫩,汤汁浓郁。主食手擀面和“油窝窝”最受青睐,尤其那“油窝窝”,是山里人的传统美食,过去是走亲戚、招待贵客的“贡品”。如今经庄主张小俊开发,已声名远扬。中秋之后一直到仲春,半年多时间主要通过快递销售,供不应求。如果你来的时机恰当,金黄酥脆的炸花椒芽,还有用五味子、八月炸、山葡萄精心制作的特色饮品和美食,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如今的鸿佳庄园,宛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春笋,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它就像一个鲜活的典范、一颗璀璨的新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它和它的主人张小俊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激励,纷纷投身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鸿佳庄园激励着更多的人,用勤劳与智慧,描绘出乡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5年5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