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前辈回忆:“校园面积大,环境养护、古建古园林保护的工作十分艰巨,历届同学在校方指挥下,有序展开,更演变成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历届同学都参加了校园建设义务劳动和建筑内外的巡查保护。我当时就当过义务巡查员,觉得小肩膀上扛着大大的重担,尤其是古建防火,平时都严查严守、慎之又慎......”

于朝宗与万伯翱、朱佳木、梁华京三位老前辈在太岁殿前合影留念
老前辈刘歌及梁华京老师在“茶话会”结束之时发出新倡议:“参照新校训“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老育才校友群里的热心人士,有义务发扬育才光荣传统,在自觉自愿前提下将“老育才人的红色精气神”向首都青少年多多推广,要不断地教育后人尊重老一辈革命先烈志士的忘我付出,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立志高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早学多练真本领!”
莘莘学子、灼灼其华,春茗佳境、回甘无穷。
参观团离开老校园之时,恰好远远地看到从博物馆园林东侧新建仿古教学楼(小学部)侧门里走出来作操的一大队育才小学生,幼学之风采,如春光般灿烂;盎然之气韵,如昔日般重现。
不知这些跑跳出来的小学生是否理解:“明清皇家祭山川祀农神”是“北京古建博物馆”的旧昔沉淀,而“育才师生常年赤心养护文保古建”才是这个新诞生“博物馆”的世纪亮色,值得大书特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拓荒,后辈传承。
自“育才学校”迁入“先农坛”之后的故事线,不仅展现了党中央将“育才学校”迁入该古建筑群决策的英明性,也证明了中央指导教育部制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策略的正确性。自1937年初创于中华民族危难之时起,老一辈“育才学子”从懵懵懂懂地自带延安小小火种,渡黄河、闯太行,一路艰苦行军,直到先农坛新校址内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苦读,再到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回馈社会,充分践行了原校训“修德,启智,益美,求真”,用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向海外华人华侨界宣讲了什么是“德之先”“智之韧”“美之境”“求之纯”!

红色文旅参观团在“观耕台”附近步道讨论明清皇帝带头耕种“一亩三分地”的场景
在公园北大门临分别时,老前辈刘歌及梁华京老师特意补充说:“虽然我们老校友们年纪都不小了,但在学校面前,我们是永远青春的学生!尊长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而尊师重教更是老校友们刻入骨髓的执念!老育才的尊师观,源于老延安。毛主席对他自己的老师们都一贯地尊敬关怀,特别是对共同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延安的徐特立老师。徐老师作为我们的首任校长,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回家标注好日期,放小箱子里收藏好,这是我的私家版小小文物,本次红色文旅的小纪念。”曾任1964--1965年度学校少先队大队主席的梁华京老师特意把“红领巾”摘下来耐心叠好,放入了小挎包。“儿时的红领巾带领我们走向成年走向社会,今天的红领巾带领我们在春光中重温经典记忆之旅......”
老育才校园里的鸟鸣渐弱了,古建博物馆的红门远远地模糊了,但,老前辈们心里那一团暖意,浸融在春末夏初的煦风和畅之境,随曼妙春光而翩翩起舞......
春茗芳华开篇,茶承精彩绵延。本次参观活动,是“华茶基金会”代表海外爱心华人华侨向老前辈们学习的宝贵机会!主题“茶话会”新形式更是向老校友们致敬的七彩纽带!
本基金会调研所知,众多海外华侨和友华侨领,对北京中轴线和“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而欢欣鼓舞,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相关系列活动更是心怀经典记忆、赤诚翘首以盼。
5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发布。“华茶基金会”将在其后一系列80周年纪念活动中继续跟进,并与老前辈们不断交流学习。

红色文旅参观团在“具服殿”前集体大合影。该殿以前是育才学校的图书馆
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唯一的全国性茶业基金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两个基金会之一。由姚依林副总理批准,由香港爱国华侨关奋发先生捐款300万港币,于1981年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姚依林副总理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华茶基金会”的宗旨是:弘扬茶文化,服务茶产业,促进茶经济。基金会在新时代,将“以茶汇友、茶和天下、为侨促商、募资铸梦”作为工作重心,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持续上升,“中华文化”备受环球各界瞩目。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以“茶叙外交”之礼,款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国元首及政商贵宾,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形式。
据新华社在莫斯科报道,当地时间5月8日下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室进行茶叙。
大国风采常态化,茶谱新篇艺术化,茶叙外交国际化!茶和天下,倡导全球安全观;以茶汇友,开启和平之路。
“华茶基金会”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在国家商务部主管下,在民政部指导下,遵照其它相关部委政策,践行基金会新时代工作重心,借“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非遗国际文化”“华侨华人文化”有机融合展示中华文明底蕴,彰显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以茶礼交流传递友好情谊。努力为有需求省市在全球爱国华侨界及友华侨商界搭建交流合作、引资共筑的平台,建设祖国绿水青山,协力拉动地域内需,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竭奉绵力。
携手同行,共襄盛举。
撰稿: 于朝宗
编审: 陈晶晶
复核: 邵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