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流淌处,情系万家时——李益萍的诗歌世界
在当代诗坛,李益萍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饱含深情与温度的诗歌创作,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他现居广西南宁,却以诗歌为笔,在现代诗的领域中,书写着跨越地域、穿越时光的多元主题,从家乡情怀到亲情眷恋,从社会变迁到时代颂歌,每一首诗都是他心灵的独白,也是对生活的深情礼赞。
李益萍的诗歌中,对家乡的眷恋是永恒的主题。在《大化情》里,他将目光投向广西大化县,“那里有无数双小眼睛 / 他们是大山的孩子 / 渴望走出大山中”,质朴的语言饱含着对山区孩子的关切,红水河、七百弄等地域意象,不仅展现了大化的独特风貌,更寄托着对这片土地发展的殷切期望。而在《我的家乡》中,他追溯江西萍乡的革命历史,“秋收起义策源地”彰显着家乡厚重的历史底蕴,“新时代的绿色家园 / 海绵城市建设百姓点赞”又将笔触拉回当下,历史与现代在诗行中交织,诉说着家乡的蜕变,洋溢着浓浓的自豪感。
亲情是李益萍诗歌中另一抹温暖的底色。《儿子:我愿化作太阳》以父亲的视角,用炽热的情感表达对儿子的爱与期望,“我愿化作太阳 / 扫除你心中的阴暗”,将父爱比作温暖的阳光,直白而深情,直击人心。《林涛依旧——怀念父亲》则以含蓄深沉的笔触,借竹林的涛声寄托对父亲的思念,“那涛声多么像父亲的喊声在耳畔回荡”,自然之声与亲情记忆交融,令人动容。还有《您幸福儿女们才幸福》,一句“妈妈:亲爱的妈妈 / 每当儿子的生日 / 衷心的祝福您”,将对母亲的感恩与孝道之情娓娓道来。
李益萍的诗歌还敏锐地捕捉着社会变迁的脉络。《砼人之歌》聚焦混凝土工人群体,“石子砂子粉煤灰 / 通过我们的配比 / 托起高铁空中飞”,以工业语言入诗,歌颂新时代劳动者的智慧与团结,展现现代工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我和爱人走亲戚》则以小见大,通过老外婆家从“四周透风土筑墙”到“能住别墅房”的住房变化,折射出中国乡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巨大蜕变,生动地展现了国家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福祉。
在创作风格上,李益萍的诗歌语言质朴而不失诗意,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如“雪是春天的使者”,将雪与春天的关系巧妙比喻,赋予自然现象以希望与新生的内涵;“串串红色的铃铛 / 挂满绿油油的树梢”,把莲雾比作红色铃铛,在《莲雾戏小朋友》中营造出活泼俏皮的童趣氛围。
从家乡的山水到亲人的笑颜,从历史的回响到时代的脉搏,李益萍用诗歌记录着生活中的点滴感动与深刻感悟。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温柔回应,在诗韵流淌间,传递着对万家灯火的深情关怀,也为当代诗坛增添了一抹独特而温暖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