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组志愿服务第16场在暴风雨中进行,有12名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冒着暴风雨来到黄鹤楼公园做志愿服务,讲解黄鹤楼诗词,宣传黄鹤楼文化,帮助游客解决困难。
上午在岳飞广场,志愿者周智敏发现一位年轻游客在岳飞广场站着观景,他没有打伞,衣服也湿了,周智敏主动上前帮助他。新志愿者胡松涛上前为这位游客撑伞,带他去购了一把新伞;志愿者陈琳在岳飞亭给他讲解岳飞在武汉的故事,他听得津津有味。这位来自吉林长春养正高中的曹博同学被感动了,他在诗享黄鹤楼工作笔记本上留言:“雨中游黄鹤楼,感受到了武汉的独特魅力,从白云阁向下远眺,新旧城区并序,感受到武汉的悠久历史,听老师讲解岳飞武昌驻军的故事,感受颇多,体会到他浓浓的爱国情怀。雨中的黄鹤楼景色很美。曹博 吉林长春养正高中”。
下午三点钟,游客散去,暴雨袭来,志愿者商晓玲发现有一部游客的手机遗落在搁笔亭里,商老师马上冒着大雨走到南门出口处,按照规定将手机交给公园工作人员。
暴雨中的志愿者,每位志愿者的鞋子湿透了,每位志愿者的衣衫打湿了。但是志愿者的热心却是热乎乎的,帮助他人,奉献爱心,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永葆青春与活力,志愿服务精神熠熠生辉。
《周讲黄鹤楼》2025—16
2025年5月22日于岳飞广场
周智敏是武汉市文明市民、武钢十佳退休职工,自2015年起投身志愿服务。他担任第十届武汉园博会展园园长志愿者队长,带领团队获中央文明委“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个人获园博会突出贡献奖。2017年至今,他在黄鹤楼公园担任诗词讲解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100小时,接待游客数万人次,获千余条好评,被评为黄鹤楼“优秀志愿者”。他创作《每日一诗赞园博》《每日一诗赞黄鹤》《每日一歌唱黄鹤》等诗歌2000余首,通过抖音、视频号传播黄鹤楼诗词及武汉精神,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志愿精神的公益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