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2月12日,位于三晋大地的实达中学隆重引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第七代。近四年来,在孟国泰先生的引领下和边国玺校长的领导下,实达中学的教育教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创新的教学理念不仅点燃了实达师生的潜能,更在提升实达师生综合素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先行班大先生代表赵利梅的“三标课堂”,共同探究他们成长的“双向密码”,见证教育的无限可能。
自2021年来到实达中学工作后,我有幸接触到孟国泰教授的“三标课堂”教学理念。在边校长的引领下,我们2102班和2104班成为了“三标课堂”的两个先行班级。在这近四年的实践中,“三标课堂”对我及我的学生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解放。三标课堂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既解放了老师,也解放了学生。以往我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运用三标课堂模式后,我尝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与小组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转变为观察者,敏锐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记得有一次考试前,孩子们做了一套试卷,考试中竟然出现了原题,但孩子们的成绩却并不理想。这让我困惑不已,直到我回想起边校长曾说过的一句话:“孩子是‘教’不会的。”
是啊,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重复讲授,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又能真正掌握多少呢?只有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利用三标课堂的理念,在明确、有时效性的目标引导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想驾驭这种课堂,必须深入研读教学标准、中考方向以及学生学情,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的驱动下,教师如同以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引着课堂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达成学习目标。而学生则从最初的依赖模仿解题,逐步发展出独立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充分锻炼。这真正践行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
这四年来,我和学生们都在三标课堂里慢慢成长。说实话,刚开始确实有过迷茫和困惑,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好的课堂就该是这样:老师少些“苦口婆心”,多些“推波助澜”;学生多些“自己折腾”,多些“灵光乍现”。这才是实实在在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基础。愿我们实达中学在孟教授“三标理念”的引领下,在边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老师越来越好,我们的学校也越来越好!
青力点评
实达大先生赵利梅的文章生动阐述了“三标课堂”在实达中学的实践与成效,展现了其解放师生、提升综合素养的核心价值。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文章有力证明了三标课堂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巨大作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表达了作者对三标课堂的认可,也寄寓了对教育未来的美好期待。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