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志华
在华夏的东方,山东半岛的东北端,有一座城市,像一颗被岁月温柔打磨的明珠,静静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它,就是烟台。
踏入烟台,海风率先来迎接。那风,带着大海独有的咸湿与爽朗,轻轻抚过面庞,吹散了心头的琐碎与疲惫。抬眼望去,103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蜿蜒伸展,像是大地献给海洋的深情哈达。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奏响一曲曲永不停歇的乐章。在黄渤海交汇处的长岛,海水交融,呈现出奇妙的S形,宛如一幅天然的太极图,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着海岸线漫步,来到渔人码头。这里,欧式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与湛蓝的海水相映成趣。码头上,停泊着一艘艘渔船,船身色彩斑斓,仿佛在诉说着往昔出海的故事。远处,烟台山灯塔高高耸立,宛如一位忠诚的守望者,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日出日落、沧海桑田。登上烟台山,山上的百年冬青长廊遮天蔽日,漫步其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近代的领事馆、教堂等建筑静静伫立,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是烟台开埠历史的生动注脚,无声地讲述着往昔的风云变幻。
离开烟台山,走进所城里。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城,青石板路、老青砖黑瓦、仿古式门窗,处处弥漫着古朴的气息。墙角的小花肆意绽放,为古老的街巷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穿梭在狭窄的巷弄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一座所城里,半部烟台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烟台人的记忆与乡愁。与之相邻的朝阳街,始建于1872年,曾经是洋行、商号云集之地。如今,这里依旧热闹非凡,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里,咖啡馆、酒吧、特色小店琳琅满目。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上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现代文明与历史底蕴在这里完美交融。
烟台的魅力,不仅在于山海风光与历史遗迹,更在于它四季的馈赠 。春天,大地回暖,海滨鲜花盛放,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花的芬芳与海风的温柔里。5月中旬到6月底,是大樱桃成熟的季节。红玛瑙般的果实挂满枝头,咬上一口,甜蜜的汁水在口中迸发,那是属于烟台春天独有的味道。夏天,凉爽宜人,海水浴场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天堂。人们在海水中嬉戏,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与海鸥共舞,尽情释放着夏日的活力。秋天,烟台变身成为丰收的宝库。闻名遐迩的烟台苹果,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在果园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彤彤的苹果映红了他们的笑脸,也映红了烟台人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冬天,烟台迎来“雪窝”的浪漫。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为城市披上一层洁白的纱衣。海边变成了洁白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在雪中嬉笑玩耍,堆雪人、打雪仗,银铃般的笑声在城市上空回荡。
烟台,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有山的巍峨,有海的辽阔,有历史的沉淀,有现代的活力,还有四季更迭带来的无尽惊喜。每一次与它相拥,都能收获新的感动与美好,让人深深眷恋,不舍离去。
2025年5月19日晚22:20分撰稿
作者简介:
牛志华,1972出生,牡丹江市人,职业:教师。中华诗词曲赋联理事,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牡丹江市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员,全国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省研究员,曾是招生副校长,总监,特约记者,现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联楹联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太极拳协会二级辅导员,牡丹江市楹联协会会员,龙江诗钟社副秘书长,紫罗兰文学社长,兼值审部长,牡丹江市国学研究院讲师,青年文学理事,绥化分会九州文学会经典文坛网主席,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宁古塔作家》签约诗人,作品在中联会诗钟社,中华诗社,紫罗兰文学社,蓝星七院,后七子诗社,青年文学社,黑龙江文坛,丹江文学,野草一院,华夏诗文集萃,中国楹联传世精品典藏,等全国精选纸刊,都市头条,金榜头条媒体平台发表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