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作者/崔和平
小满之际,大地披上了一袭盎然生机的绿袍,麦穗初露锋芒,桑叶饱满欲滴,整个田野仿佛被晨曦的呼唤所唤醒,焕发出一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当第一缕晨光羞涩地刺破黎明的时候,太阳如同羞涩的少女,从东方地平线上探出了半边脸颊。渐渐地,它鼓足了勇气,将整个红彤彤的脸庞毫无保留地展露于天际。那一刻,金色的阳光慷慨地洒向广袤的大地,为万物披上了一袭璀璨夺目的金纱。麦田在这温暖的怀抱中愈发显得精神焕发,麦穗上挂着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宛如点点繁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点缀。
此刻,勤劳的庄稼人早已踏上了蜿蜒的田间小道,他们弯下腰肢,穿梭在麦垄之间。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茧之手,不时轻抚着饱满的麦穗,脸上洋溢着质朴而真挚的笑容。这笑容,如同麦穗般饱满而温暖,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丰收的殷切渴望与期盼。他们深知,只需再耐心等待些许时日,这些青涩的麦穗便会低垂着头颅,披上金黄的盛装,迎来那令人翘首以盼的收获季节。
而桑树也不甘落后,它的叶子肥厚油亮,成为了蚕宝宝们口中的美味佳肴。蚕儿们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它们细嚼慢咽,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春雨滋润大地的声音,轻柔而悦耳,为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一抹动人的旋律。养蚕的妇人们每日忙碌于采摘新鲜的桑叶,她们小心翼翼地将桑叶铺满蚕匾,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洁白如雪的蚕丝,为她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编织着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池塘里,水面波光粼粼,荷叶刚刚探出头来,边缘微微卷曲,宛如羞涩的少女含苞待放,静静地等待着绽放的那一刻。而青蛙们则迫不及待地跃上荷叶,鼓起腮帮子放声高歌。它们的歌声虽不悠扬,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田野间的虫鸣鸟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为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小满,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寓意着麦粒渐满,也寄托着农人们对丰收的无限憧憬与期盼。他们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心中充满了踏实与安宁。他们知道,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这片青黄的希望之地,终将迎来金黄的收获,那是对他们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
随着小满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温暖而湿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作物成熟的混合香气,那是大自然独有的味道,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田埂上,野花竞相绽放,红的如火、黄的似金、蓝的像海,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点缀在翠绿的田野之中,为这片丰收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装点了农人们的生活与梦想。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便迫不及待地奔向田野的怀抱。他们在麦田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旷的田野上空,如同天籁之音,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童真与欢乐。他们偶尔会小心翼翼地穿过麦田,去追逐那些翩翩起舞的蝴蝶,或是聆听青蛙的歌唱。孩子们纯真的笑声与田野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显得如此和谐而美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向往。
傍晚时分,夕阳如一位慈祥的老画家,以天空为布,以余晖为笔,将天空染成了橘红色。云朵被镶上了金边,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农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肩扛锄头,踏着余晖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们边走边聊,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期待,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希望。回到家中,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乡村画卷,那是家的味道,也是生活的烟火气。
晚餐桌上,或许只是一碗简单的面条、几片新鲜的青菜,再配上一碟用自家养的蚕蛹做成的美味佳肴,但对于庄稼人来说,这便是最好的盛宴。他们品尝着劳动的成果,感受着生活的甜蜜与幸福。饭后,老人们喜欢坐在门槛上摇着蒲扇,讲述着往年的小满故事,或是教导孩子们识别天上的星座。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智慧与慈爱,仿佛要将这片土地上古老而又朴素的知识与智慧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永远流淌在血脉之中。
夜深人静时,田野里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和青蛙的咕咕声,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夜的秘密与宁静。抬头仰望,星空璀璨如钻,银河横跨天际,每一颗星星都像是农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灯,静静地照耀着这片沉睡的土地。它们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与对未来的无限期许,让人们在宁静的夜晚中感受到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小满,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它更像是一首田园诗、一幅劳动与希望交织的画卷。在这个时节里,每一粒种子的萌发、每一片叶子的舒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农人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梦想的花朵,期待着丰收的果实。而这一切的美好与希望,都将在小满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里得以绽放与实现。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