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炊烟
文/春华秋实
在那遥远而温暖的记忆里,故乡的炊烟如梦如幻,它不仅是生活的符号,更是心灵的归宿。每当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洒落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炊烟便从家家户户的屋顶缓缓升起,如同古老的歌谣,在宁静的天空中低吟浅唱。
炊烟,是故乡的风景线,它缠绕着青山绿水,伴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变化万千。春天,炊烟轻拂嫩绿的柳丝,与桃花的芬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夏日,炊烟在炽热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朦胧,却依旧坚韧地升起,为辛勤劳作的人们送去一丝慰藉;秋天,金黄的稻田与淡紫的炊烟相映成趣,丰收的喜悦在空气中弥漫;冬日,炊烟在寒风中摇曳,如同家的呼唤,温暖着每一个归心似箭的游子。
炊烟,是岁月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家乡从贫穷走向富裕,从闭塞走向开放。那些年月,炊烟里夹杂着柴草的清香,也夹杂着长辈们的汗水与辛劳。每当夜幕降临,炊烟便化作一盏盏明灯,照亮着孩子们回家的路,也照亮了家人彼此牵挂的心。那些关于炊烟的记忆,如同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永远镌刻在心底。
炊烟,是情感的纽带。它连接着在外漂泊的儿女与家乡的亲人。无论身在何方,每当看到炊烟升起,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与温暖。那是一种幸福的归属感,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仿佛只要看到炊烟,就能听到母亲亲切的呼唤,就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安宁。
炊烟,也是生活的哲理。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当浓烟滚滚时,那是生活的热烈与激情;当轻烟袅袅时,那是生活的恬淡与从容。炊烟的万千变化,就如同人生的起伏跌宕,让我们在经历中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珍惜。
故乡的炊烟啊,你是我灵魂的寄托,是我心灵的港湾。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你始终如一地守候在那里,等待着每一个归来的游子。你的身影,如同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宽广;你的气息,如同家的味道,朴素而芬芳。
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炊烟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承载着故乡的历史与记忆,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每当夕阳西下,炊烟升起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感受到了故乡最真挚的呼唤与拥抱。
故乡的炊烟啊,愿你永远飘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情怀不变,与故乡同在。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是我心中最温柔的牵挂,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浣溪沙·荷塘月色》二首
文/春华秋实(江苏连云港)
(一)
月映荷塘碧水幽,轻风拂面泛漪流。渔舟唱晚棹声柔。
蛙鼓蝉鸣消永夜,荷香暗送解千愁。心无俗念数金秋。
(二)
月映荷塘碧水柔,采莲阿妹面含羞。兰舟轻泛翠云浮。
粉蕊红妆娇照水,罗裙绿叶醉凝眸。清歌一曲韵悠悠。
注:两首词均以"荷塘月色"为背景,通过月、荷、舟、人等意象的交织,展现夜色荷塘的静谧与灵动。第一首侧重自然景致与心境的交融,以"蛙鼓蝉鸣"、"荷香暗送"传递出超脱尘俗的闲适;第二首则聚焦采莲场景,通过"采莲阿妹"、"清歌一曲"等画面,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