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怀古》
文/旷野牧童
五月端午怀古在时空相约
驱瘴除病门楣挂艾叶
菖蒲的笔锋谱史誉颂忠烈
千年的祈愿回荡不绝
涂额的雄黄在酒盅里烧燃
恍惚看见屈公抱石的信念
伍子胥的怒潮漫过天际线
曹娥的泪水洒在江底岸边
彩线在腕间缠绕成时光的茧
香囊封存了古老的药香清淡
彩蛋摇晃着心里无限的眷恋
信仰和诗随着童谣成长呐喊
江河沸腾 胜似青铜的战场
龙舟破浪 桨影如飞
鼓号声中 那些沉睡的英魂
在浪花里 重新站起
糯米与粽叶紧紧相拥
包裹住沉甸甸的思念
炊烟升起时 所有漂泊的故事
都在粽香里 能找到归处驿站
【满江红】
《端午怀古》
文/旷野牧童
蒲剑摇风,艾草碧、门庭垂绿。
斟雄黄、浅尝思绪,浪翻云蹙。
屈公投江留劲节,子胥悬目观潮哭。
念曹娥、江畔唤亲魂,情何笃。
香囊绣,彩丝束。
龙舟竞,鼓声促。
叹千年风俗,祭忠怀古。
一脉信仰融岁月,万家灯火承芳馥。
望长天、浩瀚水东流,英雄录。
《端午祭》
文/旷野牧童
端阳九歌赞屈子,
午夜天问吟楚辞。
安慰忠魂祭离骚,
笃信大道颂盛世。
【金字经】
《端阳抒》
文/旷野牧童
岁岁逢重阳,
遙望汨罗江,
颂吟《楚辞》心景仰。
金。
穿越时空寻,
爱国情。
屈原催鼎新。
【金字经】
《重五吟》
文/旷野牧童
重五即正阳,
遙望三条江,
仁义智礼恭信仰。
金。
曹娥伍子胥,
忠孝情。
英灵催鼎新。
注:①端阳正处于全年正中之位,故端午又叫重五节、正阳节等,涵盖了华夏民族古老的忠孝人文哲学等。
②三条江指的是相传屈原抱石投的汩罗江,伍子胥含冤皮革裹尸沉的钱塘江,曹娥殉父投的曹娥江。
《端午吟》
文/旷野牧童
江河龙舟竞渡,
鼓擂山野起舞。
雄黄酒,
香囊袋,
裹棕驱邪祭屈原。
汨罗再唱九歌!
神州开颜欢呼。
《端午感怀》
文/旷野牧童
端午文化要传承
端午文明要守正
居安思危史为镜
家国情怀刻骨铭
汨罗江水在呜鸣
三闾大夫叩苍穹
九章天问求索梦
九歌离骚唱古今
楚郡举樽敬铮臣
鉴往知来国祚盛
屈原推崇伍子胥
惨遭陷害尸沉江
钱塘怒潮抱不平
忠义凛然千秋颂
曹娥东汉上虞人
父亲溺水于江中
孝女投江寻父尸
流芳百世诔辞荣
忠孝礼义道德经
端午习俗庶黎情
民有信仰国运兴
万众齐心筑长城
扫除一切害人虫
神佑中华东方红
注:①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是华人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典故很多,主要有屈原、伍子胥、曹娥三版本。
②端午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如端阳节、端五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蜡节、正阳节、五黄节、躲五节、端礼节、粽子节、解粽节;五月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当五汛、夏节、艾节、上日、龙舟节等二十余种。
③端午习俗:吃棕子、挂艾叶、挂菖蒲、栓五色绳、佩香囊、赛龙舟(现已形成了国际赛事)等。
作者简历:
唐永恩,上海人。笔名:乐恩,网名:旷野牧童。基督教爱国人士,区收藏家协会会员。老三届知青,赴皖务农。后任银信干部,公司工会主席等职。现退休,自由撰稿者。爱好文学,收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