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上的戴胜鸟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老家院内,那棵硕大的枇杷树宛如撑开的绿伞,繁茂枝叶间缀满金黄果实。就在这方熟悉天地,我邂逅了戴胜鸟。
它头顶羽冠绚丽,展开时恰似精美的折扇,黑褐与乳白相间的花纹,透着神秘与优雅。细长弯曲的喙,不时灵巧探入树皮缝隙,寻觅着藏在深处的美味。不同于鹰隼等猛禽在空中盘旋锁定猎物后俯冲而下的捕猎方式,也不像多数食谷鸟类在地面或植物上啄食谷物、种子,戴胜鸟凭借其独特的长喙,专注于在地面或泥土中探寻蚯蚓、昆虫幼虫,常常将喙深深插入土中,翻找食物。
戴胜鸟时而轻盈跃于枝头,时而扑棱翅膀低低掠过,将枇杷树当作嬉戏的乐园。在筑巢习性上,它与众多鸟类也有差异。不像喜鹊用树枝、草叶精心搭建树上巢穴,也不像沙鸡在地面挖掘洞穴,戴胜鸟常选择树洞、岩缝、墙洞作为栖身之所,有时甚至会“鸠占鹊巢”,利用啄木鸟废弃的巢穴。
这戴胜鸟,原是大自然的精灵。它适应多种生境,农田村舍、林缘耕地皆能栖息。平日里,凭借细长喙在泥土中翻找蟋蟀、蝼蛄等美食。在我国,它还是部分地区的夏候鸟,随着季节变换迁徙。在繁殖期,戴胜鸟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雄鸟会通过鸣叫宣示主权,同性之间还会为争夺领地展开激烈打斗。
而它头顶的扇形羽冠,更是独一无二的标志。当兴奋、受惊或求偶时,戴胜鸟便会展开羽冠,宛如女子头戴华美的头饰,这也是它名字“戴胜”的由来——“胜”是中国古代女子的头饰,其羽冠形态与之相似;同时,也与《山海经》中西王母“蓬发戴胜”的形象有所关联。多数鸟类并没有如此特殊的羽冠展示行为。
不仅如此,戴胜鸟还有个特别之处——它的尾脂腺能分泌一种带有臭味的油脂,并将其涂抹在羽毛上,让自己周身散发特殊气味,以此防御天敌。这样独特的自我保护方式,在鸟类中也并不多见。
望着枇杷树上灵动的戴胜鸟,我不禁感慨。它不仅是生态多样性的鲜活体现,更承载着古老文化的韵味。在中国,戴胜鸟象征着祥和与美满,如今在我家枇杷树上现身,仿佛给这方小院添了一抹祥瑞,也让我对大自然的神奇馈赠,多了几分敬畏与欣喜 。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