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拾玉补篇之三——库车天山大峡谷
在新疆,天山大峡谷共有三处,它们宛如三位英姿飒爽的勇士,号称天山峡谷之三雄。
其中一处坐落于库车县北部、独库公路南端,名为库车天山大峡谷,又被称作克孜利亚大峡谷,这里挂牌为国家地质公园。另一处位于阿克苏市东北的温宿县境内,叫做温宿大峡谷,当地人称其为库都鲁克大峡谷。温宿大峡谷拥有三绝景:其一为中国罕见的远古岩盐地质绝景,其二是中国西部奇特的雅丹地质怪景,其三乃中国独有的巨型岩溶蚀地质密景。诚如百度所赞:“踏入景区,仿佛步入一片精美雄浑的画廊。”还有一处位于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区,据百度介绍:“此处兼容泰山之雄伟,峨眉之秀丽,雁荡之巧石,华山之险峻。”此大峡谷荣膺国家 5A 级景区。
这三大峡谷,各具独特魅力,风景各有千秋。而我们仅游览了库车天山大峡谷,并在峡谷中露营了一晚。亲身感受之后,我们由衷感叹,它当真无愧于国家地质公园的美誉。
刚出库车县城不到十公里,便踏入了大峡谷景区。景区前方,矗立着一座仿照大峡谷奇石模样建造的气派标牌,两边分别用汉文和维吾尔文镌刻着“新疆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两行金色大字,熠熠生辉。汽车向东行驶五十多公里,一条直插云霄的红褐色山体豁然出现在眼前。在阳光的映照下,那山体仿若一簇簇燃烧的火焰平地而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库车天山大峡谷!
库车大峡谷的显著特点是平地突兀耸立,谷口极为开阔,谷底平坦如砥,汽车能够轻松驶入,且在峡谷内部分地段亦可畅行。我们安坐车内,随着车辆缓缓前行,尽情欣赏着两侧的怪石奇峰。只见峡谷两侧,奇峰怪石嶙峋,仿佛在竞相崛起,险洞峡沟纵横交错,石怪崖奇之景层出不穷。有的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有的仿若开山横卧,气势磅礴。再看那形态各异的怪石,有的恰似憨态可掬的企鹅,萌态十足;有的犹如引吭报晓的雄鸡,气宇轩昂;有的仿佛恪尽职守的神犬,忠诚不二;有的宛如昂首咆哮的雄狮,威风凛凛;有的好似富丽堂皇的古堡,庄重威严;有的又像深情相拥的情人,爱意绵绵;还有的仿若轻歌曼舞的仙女,婀娜多姿。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令人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谷内蜿蜒曲折,谷峰更是千姿百态,可谓举目皆景,移步换景。恰似百度所评价的那般:“集人间峡谷之妙,兼天山奇境之长,蕴万古之灵气,融神、奇、险、雄、古、幽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下午五时许,我们在峡谷西南处寻得一块开阔高地,随即开始搭建帐篷、垒砌锅灶、捡拾柴火,有条不紊地准备晚餐。夜幕降临,天空飘起了小雨,雨滴淅淅沥沥地打在帐篷上,谷底的流水叮叮咚咚地汇聚,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莫扎特的《摇篮曲》般轻柔舒缓,伴我们很快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翌日清晨,天气欠佳,大家担忧大雨倾盆导致无法走出峡谷,便早早收拾好帐篷启程。在路边小镇享用早餐时,我们通过百度搜索库车大峡谷,竟发现峡谷内还有一处建于盛唐时期的佛教石窟遗址,而我们此前并未知晓。我赶忙打开百度搜索,果然看到在峡谷最东端的半山腰上,有一座石窟。1999 年秋,当地一位采药青年无意间发现了它。当时,采药青年攀爬到洞窟右侧的半山腰,突然之间,电闪雷鸣,骤雨倾盆,正当他进退两难之际,意外发现了一个洞口,便钻进去躲雨,没想到这个洞竟是一座千佛洞!石窟内的佛像与壁画保存完好,这一意外发现,无疑为库车天山大峡谷增添了更为神秘的色彩。由于我们此次是顺路游览大峡谷,事先未做细致研究,因而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附库车大峡谷感怀一首:
库车大峡谷感怀
远观似火亦如霞,
近赏雕栏玉砌崖。
神险雄幽奇与古,
克孜利亚一天葩。
注:“克孜利亚”维语意为红色的山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