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记粤剧名伶林超群 林小群
(李耀安 梁卫国报道)
最近,笔者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平洲平北西河村及南海平洲粤剧艺术文化展览馆采风,了解平洲“乐群英”粤剧童子班在粤剧文化传承故事。其中林家父女——林超群、林小群、均是“乐群英”粤剧童子班创办人之一林君可的子孙。
林超群(1906——1955),原名林元挺,出生在文化氛围浓郁的平洲平北西河村澳边坊一个家境较好的乡贤家庭。其父林君可是位民间医生,当地的乡贤;母亲颜氏是南海大沥人,通文学,知书识礼,在乡中设立私塾以课女学生。
由于平洲毗邻省港澳,经济较发达,当地民俗文化气氛浓郁,1917年林君可与陈福三(白超鸿父亲)、张清等商议成立了一个广府大戏“乐群英”童子班,开启了林家父女的梨园传奇故事。
林超群(原名元挺)是“乐群英”班的首批学童。他少时长相俊俏,每逢迎神赛会(俗称菩萨巡游),打扮成观音菩萨或女将梁红玉、穆桂英等。
元挺十二岁(1917年)进入刚开办的“乐群英”童子班学艺。由于元挺长相俏丽,嗓音润美,行腔婉圆,善演旦角。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元挺技艺出众,在平洲墟向乡亲作汇报演出后,元挺即随“乐群英班”溯江西上,沿途演出。不到两年,元挺从广西载誉归来,并已酬足“谢师金”出师,取艺名超群,跳出童子班,跃上“三班头”(即省港大型班)。
在上世二十年代初起,林超群先后在“大富贵”、“新纪元”、“祝华年”、“大罗天”等戏班担任旦角担纲。在《胆色占皇妃》、《十美绕宣王》、《双龙争艳》、《金粉英雄》等剧目中,扮演小姐或少夫人,他的行腔婉转流畅,做工细腻入微蜚声省、港、澳,成为年入白银逾万元的大老倌,事业如日中天。
正当林超群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时势及天意弄人。日寇侵华,广州沦陷,演戏一片萧条,更不幸的是,视戏人身家性命的戏箱,在运送途中全部掉入河中,遇此不幸后的林超群,只好栖身于“包袱班”中以谋生计,后来男女班应运而生,男旦角渐有被淘汰之势,林超群急流勇退,收山“息演”,转为教戏师傅。抗战胜利后,1945年、1946年间在“兴中华”剧团,曾悉心指导后来成为一代旦王的芳艳芬。在四十年代末期,在广州闭门授徒,其中有粤西粤剧一代宗师之称的孔雀屏就是他的得意门生。据八和会馆叔父说,林超群近三十年的演艺生涯,不管是在“下乡班”或“省港大班”,一直是正印(主演),从未当进副柱,这在八和同仁中是绝无仅有的。可惜天妒英才,1955年在广州病逝,享年四十九岁。
话说,林超群的妻子黎碧华(顺德人),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婚后随戏班生活,令她膝下的三男四女均有自小受粤剧艺术熏陶的机会。林家长女淑仪(林小群),便是五十年代后成长的粤剧第一代著名花旦。林淑仪1932年生于广州,在家中是个长女,自从父亲在抗战胜利后收山“息演”之后,由于家中弟妹众多,生活没有保障,并不愿意子女跟着自己以演戏为谋生,但淑仪自幼跟随父亲身旁,耳濡目染,自信有演戏良好素质;同时身为长女有分担养家的责任。于是,淑仪在抗战末期(1944年)背着父亲,拿着母亲给的二十元军票偷偷投班跟邓俏兰芳学艺,那时她才十二岁。学艺第二年,取名小群,以示决心继承父业。进戏班后,她勤学苦练,只两三年就显露了她出色的艺术才华。当父亲发现她确有演戏才华之后,才赞成她以演戏为生,从此父亲超群才悉心向她传授技艺,使林小群在解放前夕,就在著名演员靓少佳、郎筠玉领衔的省港大班“胜寿年”剧团当上二帮花旦,期间,在郎筠玉的悉心指导下,技艺得到很大的进展。1950年在中型班太平春剧团任正印花旦。1951年起进入著名大型班“太阳升”剧团任正印花旦达七年之久,其间1,得到了广东音乐名家黄不灭先生指点,打下扎实的唱腔基本功。
2018年11月,在南海桂城举办的“白超鸿、林小群艺术分享会”上,笔者亲聆了林小群的艺术分享演说。她首先念起了当年由她主演的《红霞》曲段,“抬眼望天边,天边云遮月,遮住了太阳照我,锁住了雾绵绵……”言语间不忘祖国及前辈对她的栽培,对粤剧艺术的执着。林小群在艺术分享会上提到她父母时多次泣不成声,她不但是舞台上感情表演丰富,在现实生活中很有情怀的人,不可多得的“既成戏,又成人”的典范之一。她还感激靓少佳、曾三多、靓少英等前辈在五十年代青年艺员集训班传授精湛的传统粤剧艺术,感激遇上粤剧的好时代(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才有今天的成绩。林小群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她的舞台作风雅静深沉,表演自然细腻,在对不同人物的艺术提煉当中,契合了其美妙声腔,把人物烘托得完美无缺。
著名编剧家杨子静先生对林小群的唱腔艺术给予中肯的评价“……粤剧粤曲的唱腔更是遵循着中国戏曲所在地域文化发展而产生,红线女、芳艳芬、林小群这三位粤剧艺术家的唱腔,都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专承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小群则是与红线女齐名的粤剧名家,林小群在扮演的众多角色中,尤以《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柳毅传书》的洞庭龙女等角色深受广大观众的称赞,当年林小群的票房盛况广大戏迷还记忆犹新。林小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移居美国后,她仍不忘传授粤剧艺术,与白超鸿等积极参与在“美西八和会馆”工作,培养粤剧粤曲新人,由于成绩突出,由于成绩突出,2017年5月被美国华人互助会授予“慈善伶王”等表彰。 近年来,林小群回国定居后,还在家乡南海平洲开展粤剧文化活动,再续写祖父辈家乡粤剧艺术春秋。林小群不愧为德艺双馨的粤剧艺术家,2002年荣获广东省政府授予的“粤剧突出成就奖”。
自南海平洲“乐群英”童子班后,平洲粤剧人材辈出,行内有“平洲老倌”的粤剧文化现象,林家 超群、小群,林欣、锦屏父女是“平洲粤剧”的开拓者和继承者中的代表,可喜的是新一代平洲人,在新时代中续写百年大戏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