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安徽省六安市举办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会,国内文旅领域权威专家齐聚,围绕数智营销、业态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六安市全域景区“提标进阶”工程注入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这场培训会不仅为从业人员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更成为六安文旅从“顶层设计”迈向“全域行动”的重要起点——同日,六安市同步召开推进会,正式启动“提标进阶”转型跨越工程,以系统性创新推动文旅产业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升级。
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全域协同 激活发展新势能
会上,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2025年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暨项目库,发布《六安市重点旅游景区“提标进阶”跨越发展实施方案》和《六安市2025年旅游景区“提标进阶”高质量发展指引》,明确“一景区一专班、一方案”的精准推进机制。政策聚焦产品供给、业态融合、智慧服务等六大提升行动,并配套“六安六‘度’、一夏清凉”主题营销、文旅摄影大赛、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政策+活动”双引擎激发市场活力。

以全域协同为抓手,六安打破行政壁垒,整合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资源,推动“红绿古俗”深度融合。天堂寨依托红色资源与生态优势,打造长三角研学旅行高地;万佛湖通过光影互动、滑道漂流升级,成为亲水娱乐标杆;淮河水乡片区深挖民俗文化,形成“一区一特色”的全域旅游网络。

创新破局:科技赋能业态 破解同质化困局
面对“Z世代”“银发族”“亲子家庭”等新兴客群需求,六安以“文化+科技”双轮驱动,重塑旅游体验。大别山红色文化通过VR技术重现“重走红军路”场景,非遗工坊引入全息投影打造沉浸式互动,让历史“活”起来;霍山大峡谷漂流、大别山溪降等亲水项目年接待游客超百万,汉驰航空飞行营地、莲花山滑雪场等“旅游+体育”业态迅速出圈。

《2025年六安市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指引》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培育“旅游+农业”“旅游+康养”等跨界模式。陡沙河温泉、低空飞行等项目持续升温,形成四季全时、全龄覆盖的产品体系。“过去游客来六安看山水,现在更要体验山水背后的文化与科技。”一位景区负责人表示。

硬核支撑:金融护航服务升级 筑牢发展根基
资金与服务质量是转型的关键保障。六安创新推出“旅游商户贷”“惠如愿·农文旅贷”等金融产品,2024年为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融资1.92亿元,破解景区升级资金瓶颈。同时,以“极致服务看六安”为目标,全市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运用5G、AI技术优化票务预订、智能导览流程,实现“一部手机游六安”;常态化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游客从“进得来”到“留得住”“玩得好”。

当前,六安文旅产业已迈入提质增效快车道:全市拥有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28个、3A级景区23个,国家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今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41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4.1%。万佛湖、天堂寨等重点景区通过升级改造实现游客量与口碑双提升;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陡沙河温泉等新项目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标进阶”工程是落实国家战略、抢占消费升级风口的核心举措。通过系统推进,六安景区将实现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多元业态升级,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型,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竞争力,更好满足新时代游客的多元化、品质化旅游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