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笔精华杂志社,中国作家记者书画家联谊会群为畅销书作家倪辉祥举办作品研讨会
文:袁德礼摄:丁罗蕾
浦东新区土生土长的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倪辉祥老总,这些年先后出版了《金浦三部曲》一《恋情密码》《苦恋无果》《辉祥文库》《悠悠浦东情》《灿途》等二十多长篇小说与散文书籍,成为我国畅销书作家。
在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千多篇各类文学作品,引起海上文坛极大的关注,好评如潮。
昨天上午十点,文笔精华杂志社,中国作家记者书画家联谊会群,为作家老总倪辉祥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地址就在出生日附近一一浦东博山东路88号馨厨香大酒店二楼包房。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文笔精华杂志社总编朱超群,中国作家宗廷沼,军旅书法家,网红作家刘俊国,作家卢忠雁作了专题发言。
出席研讨会的还有记者,作家宋长星,丁罗蕾,白莎,纪录片拍摄者韩骥等。
倪辉祥作家老总发表感言:作家的知名度不是炒作出來的,而是靠一个字一个字码出來的。他的手稿将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下面是我的书面发言。
倪辉祥老总:出版过二十多部长篇小说,散文集,成为浦东第一个中国作家协会员
文:袁德礼
在浩瀚的当代文学星空中,倪辉祥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一一成为沪上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真挚的情感表达,照亮了浦东这片热土的文化天空。作为浦东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倪辉祥老总不仅见证了浦东的沧桑巨变,更以笔为剑,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与时代精神,成为了浦东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复合型奇才,这些年,他先后出版了《灿途》等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与散文书籍。
5年前,我曾为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惠南文学社长姚海洪写过一篇独家专访:他正赶写二个百年的长篇小说。
而倪辉祥老总的文学之路,始于一个不平凡的时代。1966年,高考取消,他不得不回乡插队务农。在那段枯燥而艰辛的日子里,文学成了他心灵的慰藉。凭借对语文的偏爱和对创作的热爱,他开始在劳作之余信手涂鸦,用文字编织梦想。当《上海文学》复刊后,他鼓起勇气投稿,没想到《大治河畔》《芝麻绿豆官》这二篇小说竟意外地被录用,这不仅为他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更让他有幸参加了上海作家协会举办的创作学习班,与一些文学大咖并肩学习,从此踏上了文学创作的征途。
在创作学习班上,倪辉祥老总得到了众多编辑老师和名家的指点,他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他深刻领悟到了“从切身体验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创作”的真谛,坚定地将笔触对准了家乡浦东。随着浦东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区,倪辉祥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他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腻的笔触,抒写讴歌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1993年,倪辉祥从上海第二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岗位上辞职去搏击商海。公司的经营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然而,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情从未减退。他利用清晨的宁静时光,化整为零地创作散文,以家乡热土为主要着力点,抒发着对浦东的无限眷恋和热爱。这一时期,他的散文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报刊上接连发表,赢得了广泛好评。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创作研究室主任胡永其和文汇出版社的时任社长桂国强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鼎力支持他出版了《悠悠浦东情》这部百篇散文集。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他对浦东的深情厚谊,更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随着这家公司的运转逐渐踏上正轨,倪辉祥内心深处的小说情节再次萌动。他凭借对商海沉浮的深刻体验和对形形色色老板的深入了解,一口气完成了平生第一部长篇小说《钱途》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海内外。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花了四十五天时间连栽这本长篇小说,深受全国读者欢迎,好评如潮。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他成功涉足长篇小说领域,更让他对长篇小说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创作了《金浦三部曲》、《隐私》、《爱情分值》等多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集《七彩情缘》,以及大量反映浦东风土人情和深刻变化的散文。这些作品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情感真挚、笔触细腻,深刻反映了浦东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精神。
进入“古稀”之年,倪辉祥老总本想缓口气暂停长篇小说创作,却意外接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约稿。了解他经历的时任社长陈徵先生希望他创作一部融进自己经历的电力建设方面的长篇小说。倪辉祥欣然应允,快马加鞭完成了《灿途》这部现实题材力作。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巨大反响,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新华社客户端的报道点击量更是达到了百万之巨。这不仅是对他创作实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坚持文学创作的最好褒奖。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倪辉祥从未停歇。他又沉浸到了对浦东先辈的崇敬之中,终于在建党百年华诞之年完成了《殊途恩怨》的创作,并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连同另一本游记类散文集一起出版。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浦东先辈无私奉献精神的致敬,更是对浦东历史文化的深刻挖掘和传承。
回眸50年来的笔耕历程,倪辉祥老总心中涌动着无尽的甜蜜与感慨。他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浦东的沧桑巨变和时代精神,也书写了自己的文学传奇。作为浦东文学的领军人物,他不仅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和标杆。他的创作理念、文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文学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倪辉祥老总以他的文学才华和深情厚谊为浦东这片热土增添了无尽的光彩和魅力。他的作品不仅是对浦东的礼赞和颂歌,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他继续以笔为剑、以文载道,为浦东文学乃至中国文学贡献更多的精品力作。倪辉祥——这位浦东之子的文学传奇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的星空中。最近他又创作了《金浦三部曲》的续篇三部长篇小说,冠名以《破浪者:潮涌》《破浪者:惊涛》《破浪者:依恋》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社对外出版发行……
《浦东星语——致著名倪辉祥先生》
诗/军旅作家刘俊国
黄浦江浪翻涌间,您执妙笔立潮头
半生故事如霞彩,化作墨香淌砚流
曾是知青田里忙,番茄红透好时光
油印小报藏梦想,文学种子初生长
《两篮青涩》凝岁月,《学习班中》遇师长
商海拼搏未弃笔,文字星光缀诗行
《悠悠情》揽浦东月,万千景象入篇章
商场浮沉皆成句,金浦三书写沧桑
《隐私》深潭见人间,《情缘》织就七彩裳
忽闻电业新篇起,《灿途》星火照四方
百年华诞著《殊途》,先烈热血化诗行
七十高龄心不老,白发笔下少年狂
莫说黄昏天色晚,且看星河耀浦东
文脉滔滔永不停,先生挥毫续辉煌

《笔耕不辍书乡土 商海弄潮展风华》
——名作家倪辉祥的多元人生
文:卢忠雁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应报界大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袁德礼老总邀我参加名作家倪辉祥老师作品研讨会,就我读过他的书简单说几句:
倪辉祥老师,是教育、商界、文学领域绽放光芒的传奇人物。他以笔为舟,在文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以智慧为帆,在商海浪潮里稳健前行;以教育为根,在育人沃土上默默耕耘。他的故事,是对多元人生最生动的诠释。
1980年,倪辉祥老师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上海第二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教育岗位上,他潜心教学,用知识浇灌幼苗,用爱心呵护成长。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他逐步晋升为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并荣获上海市首届优秀园丁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教育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他教育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校园的时光里,他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为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也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然而,倪辉祥老师并未满足于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勇敢地投身商海,创办了上海安保电气实业有限公司。从教育工作者到企业家,这一身份的巨大转变,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倪辉祥老师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果敢的决策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带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作为公司董事长,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商业领域同样有着卓越的才能。
在忙碌的商业事务之余,倪辉祥老师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以“施也”“林玲”为笔名,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自1978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起,他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他凭借出色的文学成就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文学殿堂中的一员。
倪辉祥老师的文学作品题材丰富,涵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等多个领域。他的长篇小说《钱途》《金浦三部曲》《灿途》《殊途恩怨》,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百态人生;散文集《心动时刻》《感悟是金》《悠悠浦东情》等,更是饱含深情地展现了浦东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其中,《灿途》聚焦浦东电力员工的奋斗历程,一经发布就在新华社客户端获得百万阅读量,让更多人了解到浦东开发开放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倪辉祥老师的作品之所以动人,在于他对家乡浦东的深厚情感。他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融入文字,无论是老街巷的烟火气息,还是现代化高楼的崛起,都在他的笔下鲜活呈现。他用文字记录浦东的过去,描绘浦东的现在,展望浦东的未来,成为浦东本土文学的一面旗帜。即使在2020年后,步入创作生涯的成熟阶段,他依然保持着高产的创作状态,2021年出版的《辉祥文库》小说卷与散文卷,更是其文学成就的集大成之作。
倪辉祥老师的人生,是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历程。他在教育、商业、文学三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教书育人的园丁,到驰骋商海的企业家,再到笔耕不辍的作家,每一个身份的转换,都展现出他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边界,只要心怀热爱,勇于尝试,就能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倪辉祥老师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他的多元人生,激励着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不惧挑战,敢于突破,在不同的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袁德礼简历:
袁德礼:1954年生于上海。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糸。40年來,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上万篇各类作品。先后出版过《百位老总谈人生》《女儿袁靓》《记者写天下》《袁德礼小说散文集》等书稿,累计1800万文字。作者曾在建筑与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社、城市导报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德礼传媒(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