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又回少年时
郑世兴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我总爱沉入那如梦似幻的梦境。梦境宛如一部部老电影,在脑海中徐徐放映,将我带回那遥远的少年时光。
五十年代 ,生活艰苦如粗粝的砂石,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在我们心中一切都是那么欢畅。我清晰记得,初小时,上级从省城济南调来了一位叫崔建华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她的到来,一时间轰动了我们这个上千人的古老村庄,她不仅教我们学文化,还教我们唱歌,演《兄妹开荒》,在学校成立了腰鼓队,军乐队。带领我们这群孩子打着腰鼓,欢送青年们参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带着满腔热血与家国情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我们挥舞着手臂,高喊着口号,小小的心里满是懵懂的崇敬与向往。
初小毕业,我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知名的明水完小。那校舍就坐落在明水东门里路北的李清照故居,古老的建筑沉淀着岁月的韵味,青砖黛瓦间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校长司寀亭、班主任韩庆昌、数学老师王丹林,还有康锦文,李开明及少先队辅导员李执莲老师,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老师们学识渊博、和蔼可亲,他们的谆谆教诲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求知若渴的心田。
当时正值由寒假招生改为暑假毕业,我们以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学业。但1953 年毕业之际,恰逢学习徐建春高小毕业生下乡上山的热潮。我们村子不让考初中,高小生在当时也算“小秀才”了,我有幸被安排在村里当夜校老师。那时的扫盲运动如火如荼,我也成了“识字班”的老师。学员们年龄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比我这个老师还要大。他们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那股子认真劲儿让我深受触动。
我教他们识字、算数,还教他们唱歌。记得有一次,我正教大家唱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激昂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每个人都唱得热血沸腾。就在这时,章丘县长谢文龙来视察。他在窗外站了很长时间,然后走进教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当众表扬了我。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自豪,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认可。
然而,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促使我于1955年暑期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村子,背上娘摊的煎饼,毅然决然到济南去报考初中。当时没有济南户口的只准报住校生,有济南户籍的才可报通校生。住校生几十名录取一个,通校生两三个就能录取一个,幸运的是我被录取了。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和娘正在地里干活。我喜极而泣,娘也掉下热泪,表哥把他当会计用的一支金星钢笔送给了我。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充满未知。中学时期更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如今,岁月已在我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些少年时的回忆,却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香醇。在梦中,我一次次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与旧时的伙伴们一起欢笑、一起奋斗。那些艰苦却充满希望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梦中又回少年时,我愿永远沉醉在这美好的梦境里,让那份纯真与温暖,永远留在心间。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