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世清(云南昭通)
题记:2025年5月20日,昭通心理健康教育巡讲团一行赴彝良县一中、民大附中、柳溪九年一贯制学校、络旺镇中学宣讲,覆盖五千人。
初夏彝良解惑忙,巡回四校授渔航。
曾愁课业千钧担,今喜诗书绣锦章。
学海无涯培玉柱,心田有路育金梁。
少年已遂拏云志,笑看鹏程羽正张。
关于《七律·彝良学生心理巡讲》中的情感表达,结合七律诗体特点及心理教育主题,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情感基调
积极昂扬的教化情怀
诗中“解惑忙”“授渔航”等表述,体现教育工作者主动深入基层的奉献精神,传递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尾联“笑看鹏程羽正张”以鹏鸟展翅的意象,强化对青少年成长的殷切期许。
困境到希望的转变
颔联“曾愁课业千钧担,今喜诗书绣锦章”通过“愁”与“喜”的对比,展现学生心理压力得到疏导后的情感升华,暗含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情感载体
意象的象征性
“玉柱”“金梁”:比喻心理建设对人格塑造的支撑作用,赋予抽象概念以庄严感。
“拏云志”:化用李贺“少年心事当拏云”,既延续古典豪情,又契合当代青少年励志主题。
地域元素的温情
标题及题记点明彝良县多所学校,将情感锚定于具体地域,使巡讲的公益性质更具真实感染力。若原诗含当地风物描写(如乌蒙山、柳溪河),可能进一步强化乡土情怀。
表达手法
古典形式的现代抒怀
严格遵循七律格律(如平仄、对仗),但内容聚焦现代心理教育,形成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人文关怀的碰撞。例如“学海无涯”与“心田有路”的工对,既承袭典故又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