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援越抗美划上完美句号的九连
——纪念援越抗美六十周年
铁二师 周振伦
九团九连入越参战己经五年了,指战员们日夜都在盼望回国。好消息终于来了,一九七O年六月底,连部接到上级命令:做好一切准备,七月二日班师回朝。七月二日一大早,指导员袁盛荣集合部队,作了简单交待。早餐后,各班排迅速行动,争先恐后将打包好的工具、辎重以及该带走的坛坛罐罐,统统搬运到谅山北水车站,连人带物安顿在几节闷罐车箱里。战友们满脸的汗珠,遮不住满脸的兴奋和喜悦。
是夜,突然狂风怒号,大雨滂沱,一下就是几个小时。战友们开玩笑说,人不留客天留客,是老天爷舍不得我们走呀!果不其然,次日上午,突然传来消息,团首长命令:“因暴雨致北水大桥和北水车站多处护坡垮塌,命令九连推迟回国时间,迅速组织抢修。留下团汽车连两辆翻斗车配合九连施工。”北水大桥和北水车站是河内至友谊关铁路二十四公里改造的重点工程。
由九团三营在团机械连、汽车连配合下施工建设,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工程保质保量提前完工并交付越南方面。没想到一场特大暴雨,淋出了这些瑕疵。现军令如山,大家一鼓作气,把装好的物品重又搬回了营房。
连长黄德明作为先遗人员已提前回国,指导员袁盛荣刚升任三营副教导员,在这次撤离和抢修战斗中,仍全面主持九连的工作。他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说:“大部队都回国了,团首长把九连留下来完成这次抢修任务,是对咱英雄连队的信任。我们要发扬九连敢打敢拼迎难而上的光荣传统,站好最后一班岗,出色完成抢修任务,为援越抗美战争划上完美的句号!”指导员浓重的湘北口音,每次战前动员都能引起整个连队群情振奋斗志昂扬。
这次抢修的重点是北水大桥南桥头两侧石砌锥形护坡的局部塌陷,其次是北水车站填方工程大型涵管出口处锥形护坡小面积滑落,以及车站主排水水沟被泥沙填埋。九连一排是全团有名的攻坚克难英雄集体,在过去五年的援越抗美战争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了如何伯高等师团有名的标兵模范。连首长没有过多考虑就把修复北水大桥护坡塌陷的重任交给了一排。
一排排长早已上调兄弟连队,副排长张家荣接手负责全排工作。张家荣一九六八年入伍,湖北松滋县人,学生出身,一九六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壮硕的身体,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个性,深得领导器重。
负责整个施工现场调度指挥的是副连长罗尚明,一位高高大大说话声如洪钟的湖南人。他把三个排的领导人带到现场交待清楚后,就一门心思与一排战士摸爬滚打在一起。
大雨过后的北水大桥桥南头右侧护坡塌陷处,泥石流堆积在坡底,约有二百多方,已经成了一潭稀泥。那些六角护坡预制块还有刚移栽的草皮混杂其中,要理顺它们,如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手。按照罗副连长的抢修方案,首先得把所有预制件全部挖出来清洗干净备用,然后清除淤泥,挖出坚实的基础,砌上片石灌上水泥浆,在此基础上重新填上新土,一层层夯实,最后铺上护坡预制块并勾好缝,上面部分要求重植草皮。一排副张家荣把全排分成两个组,每组工作十二个小时轮换作业。
七月三日早晨,张家荣率领他的一排,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抢修施工。他们赤膊短裤跳入齐腰深的泥潭中,把护坡预制件,一块块一件件从泥里掏出来,然后拴上绳索,由岸边的战友们拽出后用河水清洗。七月的越南,骄阳如火,整个大桥附近无树木林障,光秃秃一片,中午时分温度高达四十六七度,远远望去,两条铁轨上似有蓝色的火焰在闪烁正在泥潭中忙碌的战士们艰难地跋涉在淤泥中,上身被太阳烤得通红,双腿被晒得发烫的泥水蒸得难受,汗水泥水已经混合在一起,涂满全身,岸边的战友戏谑他们,像一群泥猴在干涸的河里捉泥鳅。
排副张家荣身先士卒,第一个跳进泥潭,边干边指挥。从抢修开始到结束,没有离开现场半步。三班长何绍棠,带领全班战斗在最艰苦的岗位,曾经连续工作四十八小时不休息。很多战士中暑晕倒,等恢复后又继续投入战斗在抢修最紧张时刻,团长丁云鹏来到了抢修工地。当他听完罗副连长的汇报,又亲眼所见战士们不怕苦冒着酷热忘我工作的情景,深深被九连人的精神所感动,他在现场当众宣布:团嘉奖九连一排一次,副排长张家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要求三营及九连对这次战斗有突出成绩的同志进行营、连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大使王幼平也非常关心这次抢修,那天,他陪同越南运输部官员来到工地,亲切看望了辛苦劳作的指战员们。他们从桥头下到坡底,热情向指战员们招手致意,频频伸出大拇指,称赞中国铁道兵了不起。在这之前,王大使曾来到过九连,与全连官兵亲切交谈。他一再强调,要我们充分做好回国后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准备,祖国的三线建设正等着我们的参与。他要我们把在越南养的肥猪宰杀后炼成猪油,然后带回国内新的工地,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王幼平大使与我们又一次相逢,让战友们终生难忘!
经过四天四夜的紧张抢修,所有的任务都顺利完成。从工地上撒下来的官兵,个个筋疲力尽,有些甚至顾不上洗澡,倒床一睡就是一天一夜不醒,实在是太累了!
七月九日天没亮,我们再次登上了回国的闷罐专列车皮。上午八时,火车头挂上我们,汽笛长鸣,向着祖国的方向,车轮缓缓启动。再见了曾经的军营!再见了北水车站!再见了谅山!在车箱内,战友们齐聚在车门前,朝着谅佳烈士陵园的方向,满含热泪大声喊道:再见了战友们!
上午十点左右,列车不声不响经过了友谊关。
祖国!我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