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阳叶(广东)
刚接触诗歌时,我总觉得有些诗句像谜语,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后来慢慢发现,这些让人反复琢磨的句子,往往藏着诗人精心设计的"语言彩蛋"——隐喻。这个看似简单的修辞手法,就像魔法师的魔杖,轻轻一挥,就能让普通的文字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让诗歌充满拉扯感和生命力。
记得第一次读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句诗让我愣住了。柳树和新娘,一个是植物,一个是人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但细细品味,傍晚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可不就像披着婚纱的新娘般柔美动人?这种意想不到的比喻,让柳树这个普通意象瞬间有了多重解读:既是真实的自然景物,又寄托着诗人对康桥的眷恋,还带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两种不同事物碰撞出的火花,在短短一句诗里制造出奇妙的语义张力,就像同时尝到酸甜两种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舒婷的《致橡树》更是把隐喻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诗人用"橡树"和"木棉"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这两个意象本身就充满张力。橡树高大挺拔,象征力量与坚韧;木棉同样傲然挺立,展现出独立与温柔。当它们并肩而立时,既保持着各自的个性,又形成和谐的整体。这种隐喻不仅打破了传统爱情诗中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模式,更在读者心中激起对平等爱情的深层思考。每次读这首诗,都能感受到不同象征意义之间的碰撞,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思想对话。
在诗歌创作中,隐喻就像搭建情感桥梁的砖石。徐志摩在《偶然》里写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用云与水的相遇比喻人与人的邂逅。这种隐喻既浪漫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把相遇的美好与离别的无奈巧妙融合。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难忘瞬间,美好却短暂,甜蜜又酸涩。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通过隐喻自然地流淌在诗句里,让读者感同身受。
更有意思的是,隐喻还能让诗歌产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把祖国比作老水车,既写出了祖国过去的沧桑,又暗含着不屈的生命力。不同经历的读者,对这个隐喻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有人看到历史的厚重,有人感受到奋斗的艰辛,还有人从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这种主题的多元性,正是隐喻赋予诗歌的独特魅力。
写诗就像烹饪,隐喻是最关键的调味料。放少了,味道平淡;放多了,又会掩盖食材本味。恰到好处的隐喻,能让诗歌既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又保留含蓄的韵味。下次读诗时,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些巧妙的隐喻,你会发现,每一个隐喻背后,都藏着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世界。这些看似简单的比喻,正是诗歌最迷人的秘密武器,让短短几行文字,承载起无限的想象和情感张力。
骆阳叶: 中国著名画家、诗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有《撷英集》《当代10名诗人诗歌今选》(合集)、《骆阳叶国画集》《骆阳叶山水画作品选》《骆阳叶画集》《骆阳叶国画作品集》《骆阳叶花鸟画册》等多部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