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
文/王博
小满节气到来时,麦穗开始灌浆,田野里涌动着青黄相间的波浪。这是农人们最期待的时节,既能看到丰收的希望,又不必像大暑时那样挥汗如雨地劳作。
清晨的露珠挂在麦芒上,像一串串水晶项链。我蹲在田埂边,看见几只蚂蚁正沿着麦秆攀爬,它们触角相碰的模样,仿佛在传递着关于丰收的秘密。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地与农人锄地的节奏应和着。
父亲总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这时节的雨水最是金贵,既不能太多冲了花粉,也不能太少旱了庄稼。记得去年小满那天突降暴雨,父亲冒雨在田里开沟排水,回来时雨衣上的水珠还在往下滴,他却笑着说:"这场雨下得正好,再晚半天麦花就要凋了。"
村口的碾麦场已经打扫干净,王婶家新酿的麦酒飘着清香,路过她家院子总能听见"咕咚咕咚"的发酵声。孩子们用麦秆编成小船放在溪水里,看它们载着种子漂向远方。
傍晚时分,西天的云霞染红了整片麦田。母亲在灶间烙着新麦饼,面香混着柴火气从窗缝里钻出来。我帮着烧火,看灶膛里的火苗像跳舞的精灵,忽明忽暗地映在土墙上。父亲捧着粗瓷碗喝面汤,碗底沉着几粒饱满的麦仁。
夜里躺在晒了一天的麦秸铺上,能听见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鸣。月光透过窗棂,在泥地上画出菱形的光斑。枕头下压着几枝未熟的麦穗,翻身时沙沙作响,像是大地在说梦话。
小满就像人生的二十岁,熟而未老,满而不溢。它教我们懂得等待的智慧——不必急着收割青涩,让万物在时光里自然饱满。此刻的麦田里,每株麦子都在默默积累着阳光雨露,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积蓄成长的力量。
王博,西安蓝田籍作家,资深媒体人。历任《陕西农民报》《人权》杂志社记者期间深耕文学创作,笔耕三十载创作散文诗、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作品逾200篇。其文字扎根故土文脉,作品见于《乡土蓝田》《作家家园》《蓝田文苑》《三秦文学》《文学月报》、《关中文学》等知名文学载体,以"泥土里长出的诗行"为创作理念,形成质朴真挚、富有生命张力的独特文风,成为当代乡土文学的重要书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