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的时刻
文/张铁林 陈景明 洪科 姬广勤 刘小阳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2025年4月30日注定会被浓墨重彩地铭记。这一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消息一经传出,万民欢呼,如春风拂过大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
这部法律的出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是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为法律制度,首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从历史的长河中看,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从萌芽到茁壮成长,历经风雨,如今这部法律为其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法治根基。它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及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巩固改革成果,让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稳定的预期。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稳定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为我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增添了重要砝码。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在于保护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灵魂人物,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搏奋进。回顾历史,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创造出一个个商业传奇,为国家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增加、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家也曾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这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这部法律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权益保护等多方面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经营、放心发展,激励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到民营经济的建设中来。
然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必须落到实处。当下,尽快为受到伤害的于海洋式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恢复名誉是当务之急。于海洋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却可能因为一些误解或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等受到伤害。恢复他们的名誉,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的公正对待,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一个信号:法律会为每一个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家撑腰。相关部门应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专门的审查小组,对类似受到伤害的民营企业家案例进行全面梳理,依据《民营经济促进法》,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快速处理,还企业家们一个公道,让他们重拾信心,再次投身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
要实现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法治先行,官民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学习与贯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杜绝滥用职权、随意干预民营企业经营等现象。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的沟通机制,主动倾听企业的诉求,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加强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法律的威严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得以彰显。而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法律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正面宣传,弘扬优秀民营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民营经济将在法律的护航下,不断创新发展,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为强大的力量,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