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原平市实达中学这片教育的沃土上,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办一所没有学生的学校”,这一创新理念正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迈向新台阶,2025年5月20日,实达中学隆重举办了“从个体出发,聚焦三标课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会”。会上,小老师代表蔡逸琴以其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作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分享,赢得了与会者的广泛赞誉。蔡逸琴同学的讲话稿,不仅生动展现了“三标课堂”的独特魅力,更深刻揭示了这一教学体系在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今特选其讲话稿予以刊发,以飨广大读友,愿我们共同见证并分享实达中学在教育创新之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我曾以为课堂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行道”,直到来到实达中学遇见“三标课堂”,这种以“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为核心的课堂体系,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学习的意义,更让我在自主与合作中收获了成长的惊喜。
一、目标导航:从迷茫到清晰
以前上课时我常常觉得知识点像散落的珠子,抓不住重点。但三标课堂的第一步——设置目标,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每节课前,老师会将“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学习难点”三个目标写在黑板右上角。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岳阳楼记》时,目标明确为“找出体现作者忧国情怀的句子”和“联系其他爱国诗人作品仿写类似主题的段落”。这三个目标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课前预习时,我会先对照目标梳理课文,标注不理解的地方。这种有的放矢的学习方式让我不再盲目翻书,效率也提升了很多。
二、合作突破:从孤立到互助
“三标课堂”最让我震撼的是达成目标环节。老师鼓励我们通过个体自学、对子互教、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在一次数学课上,我们学习函数图像变换,我始终搞不清平移与伸缩的区别。按传统课堂,我可能就默默放弃了。但在三标课堂上,我先尝试独立画图,失败后立刻和对子讨论。他用坐标系和实际例子帮我理解,还编了顺口溜:“左加右减横坐标,上加下减纵坐标。”当我们发现小组内有同学不理解时,组长组织了一次小课堂,大家轮流用不同方法讲解,甚至用肢体动作模拟图像变化。最终,全班同学在击掌庆祝中掌握了知识点。这种“不抛弃任何一个人”的氛围,让我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三、反馈成长:从被动到主动
“三标课堂”的反馈目标环节让我学会了自我反思。每节课最后的限时测评中,我们需要独立完成题目,再与对子互批互改。一次英语语法测评中,我因粗心错了一道时态题,对子不仅帮我标注错误,还分享了他的时态口诀表。更让我感动的是,老师鼓励我们用最低分找问题。一次化学限时测评,我们组因实验设计有误得分最低,但老师并没有批评我们,而是让全班一起帮助我们组分析错误。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最终总结出三种改进方案。这种“错误是进步的阶梯”的理念,让我不再害怕犯错,反而乐于在反思中成长。
四、蜕变:从依赖到自立
“三标课堂”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为自己负责的态度。如今,我会主动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用“五点四题法”梳理知识点。在小组合作中,我也从听众变成了主讲人。记得一次历史辩论赛,我们组负责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我主动查阅资料、制作思维导图,最终带领小组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精彩呈现。老师评价道:“真正的学习是创新,而你们做到了!”
“三标课堂”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潜能之门。在这里,学习不再是“填鸭”,而是“探索”;错误不再是“耻辱”,而是“契机”;合作不再是“形式”,而是“纽带”。感谢孟国泰教授的“三标课堂”,让我在自主、互动与激励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未来的路,我将带着这份“自育自强”的精神,继续勇敢前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