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開甯.宁夏银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又是一个初夏季节,清晨,沿着小石子镶嵌的弯弯曲曲的道路,绕过假山,穿过小拱桥,来到池塘旁边的长廊里。长廊里有许多长石凳,石凳上坐着许多人。有的人在歇息;有的人在看报;还有的人在观赏公园的美景。
坐在长廊的石条凳上,近距离就可以欣赏到荷花,感受着这份独属于夏日的浪漫与诗意。
荷花自古以来都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它不似牡丹富贵逼人,不似寒梅孤傲清高,却自有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从容气度,象征着高洁。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中,"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升华为君子品格的写照。屈原在《离骚》中向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莲为衣表达不染尘埃的志节。
荷花被称为:"被子植物的活化石"。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荷花花粉化石,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莲就与我们的祖先结缘。《诗经》中"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吟咏,让人仿佛看见三千年前的青年男女,在荷塘边互诉衷肠的浪漫画面。而《周书》记载的"鱼成龙则薮泽竭,即莲藕掘",则展现了莲在古人餐桌上的重要地位。
能工巧匠们将莲的意象凝固在器物之上。从河姆渡的陶器纹样,到六朝青瓷的莲花尊,再到宋元瓷器上的缠枝莲纹,莲的艺术表现不断演变。唐人的彩绘、宋人的简约雅典美学,明清的吉祥图案,无不将莲花的自然气质描绘的更加生动。
莲花被列为佛教四大吉花之一,是佛前的那朵祥物,自带一种超凡脱俗的禅意。如《妙法莲华经》,经名直接体现莲花象征,代表佛法清净微妙,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表达往生净土、以莲花为依托的佛教信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浓缩莲花与佛教世界观的关系。
佛教中有一句禅语:"花开见佛性",不仅指自然界中莲花的绽放,更象征着修行者在精神层面达到的智慧圆满与觉醒境界。这一境界,宛如莲花从污泥中盛开,清丽脱俗,展现内心的纯净与升华。
轻嗅着迷人的芬芳,看着这片亭亭玉立的荷花,感受着荷塘边凉爽的天气。
一阵风来,无穷碧的荷叶翩翩起舞,别样红的荷花映日开放,这应该就是夏日里最美的风景画。
刘开宁写于2025年5月20日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