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市收藏协会“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展。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丝路华彩——福清海上陶瓷之路特展”于福清市博物馆隆重启幕。本次特展由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博物馆、市收藏协会、福建省贞美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史记。


福清,这座枕山面海的千年古邑,自唐宋以降便镌刻着海洋文明的深刻烙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辖内东张窑遗址曾出土大量宋元时期的青釉、黑釉瓷器,印证着这里曾是“陶瓷之路”的重要货源地。

福清市收藏协会于此盛事中彰显民间力量,如繁星缀天,为特展注入鲜活文脉。在陈修俊会长与李群老会长引领下,协会藏家群贤毕至,携元代磁州窑罐、明代德化白瓷等稀世私藏亮相,恰似打开海上贸易的时光宝盒,让观者得以窥见古代商路的波谲云诡与文明互鉴的璀璨光华,引得众人驻足叹赏。

上午9点,开幕式在馆长毛胤云的儒雅主持中拉开帷幕。福清市文旅局局长杨锦嵩致辞曰:“博物馆者,文明之基因库也。此次特展,上溯海丝渊源,下应时代之问,实为文化传承之当代应答。”著名考古学家、原省博物馆馆长杨琮教授则以生花妙语揭秘展陈精华:“东张窑之青釉、黑釉瓷器,曾为宋元海上之'文化使节',实乃福清作为海丝要津之历史见证。”随后,考古学者张明远、收藏家陈杰思等业界翘楚,分别从学术探究与民间典藏维度,共商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协同发展之新途。
现场举行的捐赠仪式庄重肃穆,尽显收藏界的文化担当:吴振裔先生馈赠28件文物瑰宝;郑品祥先生献1965年福清地图;陈杰思先生捐赠五万册元宵灯会打卡折页;兰鑫先生则以赤宝砂脱胎花瓶襄助盛举。件件珍品,皆系藏家拳拳之心的物化,孕育着对文脉传承的热忱。


尤为值得称道者,首批文物保护专家聘任仪式同期举行。福清市收藏协会陈修俊会长与毛胤云、陈霞生、陈思杰、何世朗等学界精英同膺“2025年度福清市首批文物保护专家”之聘,此举标志着福清文物保护事业迈入“多元共治”的崭新时代,恰似群峰共峙,同护文明之基。“今天的聘任,不是荣誉,而是责任。”陈修俊在受聘感言中,“让每一件藏品都有可追溯的'文化身份证'。”



仪式既毕,嘉宾移跸二楼交流厅。陈修俊会长捐赠的清代青花聚宝盆成为焦点,但见其釉色温润如脂,鎏金纹饰勾勒出聚宝纳祥之吉兆,生动再现传统商帮文化之神韵。其他藏家亦纷纷展陈家珍,杨琮教授与陈修俊会长现场提供公益鉴宝服务。藏家或屏息细观器物肌理,或援笔疾录鉴定要诀,在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中,不断探赜文物价值之堂奥。

在馆长毛胤云、局长杨锦嵩、杨琮教授、陈修俊会长、李群老会长等陪同下,嘉宾们漫步特展现场。200余件文物珍品以“窑火初燃”“海路扬帆”“文明互鉴”三大单元铺陈,如史诗般展开海丝华章。专家妙语如珠的讲解,吸引观者如潮。置身这氤氲着历史沉香的空间,收藏协会会员皆感心潮激荡,他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文化之交流,更是精神之洗礼。



据悉,协会下一步将推出“海丝少年行”计划,组织中小学生走进藏家工作室,亲手触摸文物复制品,“让孩子们在泥土的气息中,感受文明的温度。”而与福建省贞美历史博物馆合作的“流动博物馆”项目,也将于下期启动,计划将本次特展的精华展品送到社区、校园、企业。协会未来当秉守专业之炬,为传承收藏文化倾尽全力,让福清这片浸润海洋文明的热土,绽放新时代华彩。

图文:林平 卢小霞 张海燕
福清市收藏协会 2025.5.18
"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展🌺花絮🌺


🌹特展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