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光山
初夏季节,家乡的椹果熟了。白色的、紫色的、黑色的椹果挂满枝头,椹果树林里到处弥漫着一股股香甜的味道。
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深处,白色椹果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你可以去打听,别的地方不是没有种植桑树或者椹树的,但是树上大都结紫黑色的桑葚,结这种甜如蜜的白色椹果的并不多见。物以稀为贵,只因为别处没有,更显出家乡椹果的珍贵,况且它们不但味道好还可以解馋呢!
记得小时候,香甜的椹果是稀罕物,所以经常被当做礼品送给外地的亲戚朋友。椹果刚刚成熟是不可以的,这时候还不够甜,口感不好。需再过十天左右,等椹果上了浆,捏在手里有些黏糊感,吃到嘴里感觉香甜如蜜,沁人心脾,才可以送亲戚友人去。到准备明天就要送人椹果了,全家人一大早就去“打椹子”。一杆子下去,哗啦啦作响,椹果雨点般从天而降,落满了大布包,然后装进竹楼或者铁筲里,压实,就可以骑车驮着走亲串友了。到了亲友家,那可是远接高迎,把椹果轻轻放下,慢慢打开,细细品尝。他们一颗一颗的往嘴里送椹果,舍不得一下子吞咽下去,似乎要把香甜味道永远留在舌尖齿缝。
每年椹果成熟的时候,正好是椹果采摘节开幕前后。很多年份举办个隆重的开幕式,目的也是为椹果做广告。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主要是要品尝一下这香甜的白色椹果。有组团来的,也有自自驾来的。他们有的开车进入森林公园,来不及到达目的地,就在路边停下来,一家人大人小孩伸着手,仰着脸,抬着头,踮着脚,去够一够椹果树枝,好不容易摘下几颗椹果,放里嘴里慢慢咀嚼,如饥似渴的品尝椹果的香甜。有的把车开到椹果林旁边停下,找棵大椹树,在树的阴凉下团团而坐。一边品尝着椹果,一边开怀畅饮,侃侃而谈,心里美哉美哉,可谓是悠闲自在乐逍遥,真切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去年,我和妻子来到新的单位上班。这里离我们家乡几十公里,对于椹果比较陌生。听说我俩来自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有的同事对家乡的椹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俩商量决定等椹果香甜好吃了,送给他们一些尝尝味道如何。周日,把新鲜的椹果打下来,捡拾干净之后装进了大方便袋里,又装进好几个保鲜泡沫箱子里,又放进冰箱里储存好。到了周一开车上班,我俩手提着箱子带到学校里,搬进办公室里,邀请老师们品尝。下课之余,正值口干舌燥之时,大家吃着一碗碗香甜的椹果,喜悦挂在脸上,赞不绝口,不一会儿就所剩无几了。我和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也感觉甜甜的。
家乡香甜的椹果,含在嘴里,甜在心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传递着生活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