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乡景
江叔银(湖北麻城)
袅袅微风拂碧纱,柔柔旭日竹光斜。
一群语燕鸣春晓,几只流莺啼晚霞。
稚子驱鹅归柳院,山荆扫叶备炊茶。
柴门半掩牛羊憩,笑指烟林是我家。
诗评
乡景入诗韵,烟火诉归情——评《忆乡景》
《忆乡景》一诗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灵动鲜活的乡村画卷,作者江叔银以湖北麻城为情感载体,借景抒情,在古典诗词的韵律中融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全诗结构工整,意象丰沛,字里行间流淌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联“袅袅微风拂碧纱,柔柔旭日竹光斜”以叠词开篇,奠定了全诗温婉静谧的基调。“袅袅”“柔柔”两组叠词,既生动摹写了微风与阳光的轻柔质感,又形成韵律上的回环之美。“碧纱”“竹光”等意象,以清新的色调渲染出清晨乡间的朦胧诗意,光影交织间,一幅江南水乡的柔美画卷徐徐展开。
颔联“一群语燕鸣春晓,几只流莺啼晚霞”则将笔触转向动态的禽鸟。“语燕”“流莺”以拟人化的“语”“啼”赋予鸟儿以灵动的生命力,它们或在春日清晨欢鸣,或于傍晚晚霞中轻啼,通过时空转换,展现出乡村生活中昼夜交替的自然韵律。对仗工整的诗句,如珠落玉盘,节奏感十足。
颈联“稚子驱鹅归柳院,山荆扫叶备炊茶”回归人间烟火。“稚子驱鹅”充满童趣,活泼的孩童赶着白鹅,在柳树环绕的庭院中穿梭,勾勒出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生机;“山荆扫叶”则描绘出家中妇人劳作的场景,“扫叶备炊茶”这一细节,将农家人质朴的生活日常与待客之道娓娓道来,充满生活气息。
尾联“柴门半掩牛羊憩,笑指烟林是我家”以画面作结,意境悠远。“柴门半掩”的闲适与“牛羊憩”的静谧,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安逸祥和;“笑指烟林”四字,则将诗人对故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展露无遗。“烟林”既是实景,又暗含故乡的朦胧与亲切,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通过对乡村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的精心选取与细腻描绘,运用动静结合、视听交融的手法,营造出恬淡悠远的意境。诗人以“忆”为线,将乡愁融入每一处乡景,既有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饱含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是一首情感真挚、韵味悠长的乡情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