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5月20日,走进宝丰县观音堂示范区滴水崖村,一副变废为宝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随着秸秆粉碎机的轰鸣响起,原本杂乱堆放的油菜秸秆,经过粉碎、发酵等科学处理,摇身一变成为优质猪饲料。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更开辟了一条绿色生态的种养新路径。
在过去,每到油菜收获季,秸秆处理就成了村民们的“老大难”。传统焚烧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随意丢弃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脏乱。53岁的村民张运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琢磨着如何才能让这些“无用”的秸秆发挥价值。经过多方学习和反复试验,他发现油菜秸秆经过处理后,竟能转化为营养丰富的猪饲料。说干就干,张运良购置了秸秆粉碎机,将收获后的油菜秸秆收集起来,经过粉碎、发酵等一系列科学处理,成功让这些“无用”秸秆变成了猪爱吃的“美食”。“这些处理后的秸秆饲料,猪不仅爱吃,而且消化得好,长膘也快。”张运良满脸笑容地分享着他的成果。更让他惊喜的是,使用秸秆饲料喂养的猪,肉质更加紧实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张运良的成功,不仅为自家节省了饲料成本,增加了养殖收入,还为村里的秸秆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如今的滴水崖村,田间地头再也看不到堆积的秸秆,取而代之的是村民们积极探索生态种养的忙碌景象。“张运良的做法充分展现了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全区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观音堂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商科峰表示,未来,示范区将加大对这类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从废弃秸秆到优质饲料,张运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变废为宝的生态智慧,也为乡村绿色发展、产业增收带来了新希望。相信在他的示范引领下,滴水崖村乃至整个观音堂示范区的生态农业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李万全 李冰洁 牛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