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里说“情人”(随笔)
刘方
“520”,当大街小巷被粉色气球与娇艳玫瑰装点,当社交平台满屏皆是“我爱你”的宣言,我们似乎总在这一天,将“情人节”与“情人”的概念狭隘地绑定在爱情之上。真正的情人节,绝非简单地寻找一位恋爱中的伴侣,而是在岁月流转间,做一个心怀万种深情的人。

对天地有敬畏之情,是人类最本真的智慧。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巍巍高山,承载着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浩浩江河,奔涌着无尽的生命力量。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夏日中倾盆而下的暴雨,秋天里漫山遍野的金黄,冬日时纷纷扬扬的白雪,每一个自然景象,都是天地馈赠的奇迹。可如今,过度的开发、肆意的破坏,让山川蒙尘、河流呜咽。在情人节这一天,我们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仰望星空,俯身倾听大地的声音,以敬畏之心守护这来之不易的自然馈赠。当我们学会尊重天地,与自然和谐共处,便是对生命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未来最温柔的期许。
对苍生有悲悯之情,是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这个世界上,有人在温饱线上挣扎,有人在病痛中煎熬,有人因战争流离失所。或许我们无法改变所有的苦难,但一份悲悯之心,能让我们对他人的困境感同身受。一句暖心的安慰、一次力所能及的帮助,都能如同一束光,照亮他人黑暗的世界。特蕾莎修女曾说:“爱,始于微小之事。”在情人节,我们不应只将目光局限于自己的小情小爱,更要心怀天下,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伸出援手,传递善意,就是在践行最伟大的“情”,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悲悯而多一份温暖与希望。
对长辈有孝敬之情,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父母长辈,是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他们用无私的爱,为我们遮风挡雨,将最好的都留给我们。可随着时光流逝,他们的青丝渐成白发,挺拔的身躯也不再硬朗。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情人节里,不妨给父母打个电话,陪他们吃一顿饭,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孝敬长辈,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关怀。这份对长辈的深情,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也是对“情”最质朴的诠释。

对幼小有怜爱之情,是守护未来的责任与担当。孩子是初升的太阳,是世界的希望。他们天真无邪,对一切充满好奇,也最容易受到伤害。无论是在家庭中给予孩子温暖的呵护,还是在社会上关注儿童权益,每一份对幼小的怜爱,都在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当我们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奇思妙想,当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就是在传递爱与善意,让这份美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再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常常被名利、物质所裹挟,情感似乎也变得淡薄而功利。有人认为,拥有一个情人,在情人节收到昂贵的礼物、享受浪漫的约会,就是幸福的象征。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是否有一个特定的“情人”,而在于我们能否成为一个“有情”的人。有情,是对世间万物的温柔以待,是对身边人的真诚付出。
“520”情人节,不只是爱情的专属节日,更是我们审视内心、传递真情的契机。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天地,以悲悯之心关怀苍生,以孝敬之心报答长辈,以怜爱之心呵护幼小。当我们成为一个心怀万种深情的人,生活便处处充满浪漫与美好,每一天都是情人节。愿我们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让爱与温暖洒满人间。

简介:刘方,男,笔名,糊涂一郎,江苏淮安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各类文学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