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保驾山村党支部成立
作者 王敏庭 (山东)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党的组织和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根据党中央指示,在上海读书的共产党员李伯颜返回莱阳前保驾山村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李伯颜是莱阳县东双山村(现属莱西市夏格庄镇)人,他7岁时被外祖父接到前保驾山村读书,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并且积极阅读进步书刊。他认识到,中国要改变面貌, 只有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才行。
1925年,李伯颜决心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求知深造。他以优等成绩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在读期间,他一面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一面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刊物《向导》周刊和一些进步书籍,还接受了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等著名共产党人的影响和教诲, 开阔了政治视野,提高了革命觉悟,逐渐成长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革命者。
五卅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示威游行和反对暴行、为受难工人募捐的活动;还在码头、 工厂、街巷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为“五卅”惨案中的死难者呐喊、抗争。宣传“打倒帝国主义”,抵制日货、英货。
1926年暮春,上海党的地下组织认为,李伯颜思想进步、斗争果敢缜密、具有远见卓识,便吸收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1927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指示,在上海、 武汉的山东籍党团员陆续返回山东。
李伯颜于12月13日到达济南,通过同乡知己孙耀臣与中共山东省委接上关系。这时,山东省委,已在10月10日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传达贯彻了八七会议精神。
省委指示他们回莱阳,立即创建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李伯颜、孙耀臣于12月18日回到莱阳前保驾山村,立即进行党组织的创建工作。他们先组织起部分贫苦农民,对其进行革命启蒙育,成立和发展农民协会组织,然后在农协会员中物色发展象,对其进行党的教育。不久,便以“钢胆、热心、沉着、慧敏”为条件,发展孙文合、孙凯山等6人为共产党员。
12月26日,在孙耀臣家西屋,由李伯颜、孙耀臣主持成立了中共前保驾山村党支部委员会,小学教员孙文合任书记,孙凯山任组织委员,林世卿任宣传委员。这是胶东农村较早成立的党支部。
近年来,姜山镇围绕中共前保驾山村党支部旧址,修建了教育基地,采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集中展示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建立中共前保驾山村支部和胶东第一个县委的时代背景、建立过程和历史地位等。
目前,该教育基地已成为莱西市、青岛市和山东省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敏庭,1954年出生,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西关张家人。中共党员。先后任小学教师、乡文化站长、莱西市公安局大青山警区警长,大青山森林公园负责人,中级文化馆员,青岛莱西市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7月任水集街道办事处史志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负责人。曾荣获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文物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文化厅“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