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远方
老师不讲学生讲,
对子教学真课堂。
完成任务互击掌,
目标导航向远方。
二、真棒呀
实达中学小老师,
潇洒自如有模样。
先生放权又放手,
幸福快乐在成长。
三、互成就
核心素养是导向,
道术结合有力量。
先生学生互成就,
五点四题测评忙。
2025年5月20日,山西省名校长贾震率团在实达中学观课有感,即兴写下三首小诗。这三首诗以白描手法记录了课堂观察的真实感受,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可以说是教育理念的诗意表达。本文从诗歌结构、教育意象和教学主张三个维度进行简要点评——
《向远方》采用“总分总”结构,开篇“老师不讲学生讲”的教育革命场景点明主题,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中间两联通过“对子教学”“完成任务”等具体意象,将“目标导航”的课堂样态具象化,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之中。末句“向远方”既是对课堂形态的总结,也是对教育理想的礼赞,使整首诗的结构完整且富有深意。
《真棒呀》以“小老师”这一独特意象塑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人眼前一亮。紧接着,“放权又放手”揭示了教师角色的转型,与“小老师”意象相辅相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潇洒自如”生动描摹了学生的表现,让人不禁联想到蔡元培“尚自然”的教育理念。结尾“成长”二字与“放权”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教育循环,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
在《互成就》中,“核心素养”与“道术结合”的哲学思辨,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融入了教学技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互成就”这一理念的提出,更是对师生发展共生关系的深刻洞察。最后,“五点四题”作为具体测评工具的出现,将抽象理念落地为具体实践,彰显了贾震校长的实践智慧。整首诗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教育意义的佳作。
三首诗以“课堂生态”为核心,构建了“学生主体-教师转型-素养导向”的教育逻辑链。每首诗的首尾呼应形成回环结构,数字诗法(“五点四题”)的运用则增强了节奏感,使整组诗作更加和谐统一。这组诗作既记录了教育实践,又为“课堂诗学”提供了范例文本,是教育领域诗歌创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