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过心安
文/樊志刚(辽宁)
见无所见
是为真见
因为所有一切
都是你心的显现
吉凶祸福
苦乐悲欢
是你的妄想造作
唯心所感
缘起性空
因果不偏
人生最大慰藉
莫过心安
悟者灵光
文/樊志刚(辽宁)
历经沧桑
才懂得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都不过是无明
演现的一场荒唐
又何必在意
所谓的爱恨情仇
苦乐忧伤
了知缘起性空
默守真常
莫与外求
开发自性宝藏
你与佛本来无别
迷者众生
悟者灵光
梦的荒唐
文/樊志刚(辽宁)
昨夜梦中
我成了帝王
我拥有无上权力
却无法欢畅
厌倦了荣华富贵
听腻了赞扬
一味的纵情欢乐
更忧惧死亡
世上最凶险的
莫过欲望
常常是让你沉醉
令你疯狂
诗评
樊志刚的《莫过心安》《悟者灵光》《梦的荒唐》三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富有禅意的表达,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心灵的安宁、人生的真谛以及欲望的本质,充满哲思与感悟,在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交融中给人以启迪。
一、深邃哲思,直指心灵本质
《莫过心安》开篇便以“见无所见,是为真见”这一充满禅意的语句,打破常规认知,指出外在所见皆是内心的投射,继而点明“吉凶祸福,苦乐悲欢”不过是内心妄想造作的结果,将生活中的种种境遇与心灵状态紧密相连,最终得出“人生最大慰藉,莫过心安”的结论,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内心安宁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悟者灵光》通过“历经沧桑”后的感悟,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视为“无明演现的荒唐”,劝诫人们放下“爱恨情仇”“苦乐忧伤”,认知“缘起性空”的本质,回归内心本真,获得“悟者灵光”,深刻探讨了人生的虚妄与觉醒之道 。而《梦的荒唐》以梦境为切入点,将“帝王”身份与无法欢畅的心境对比,道出“荣华富贵”“纵情欢乐”背后潜藏的忧惧,直指“欲望”才是最凶险的存在,对人性中欲望的本质进行了深刻反思。
二、诗境融合,禅意自然流露
在艺术表现上,三首诗均呈现出质朴而深邃的风格。语言简洁凝练,不事华丽辞藻,如“见无所见,是为真见”“悟者灵光,迷者众生”等语句,以近乎箴言的形式传递哲理,极具穿透力。诗人巧妙地将禅学理念与生活感悟相融合,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例如《悟者灵光》中,“了知缘起性空,默守真常”一句,将佛教教义自然融入诗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同时,诗歌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直接阐述观点与感悟,虽缺乏含蓄委婉之美,但胜在观点鲜明,能够迅速将读者带入深邃的思考之中。
三、现实关照,启迪人生思考
这三首诗不仅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外在的功名利禄、情感纠葛所困扰,内心难以获得安宁。《莫过心安》提醒人们回归本心,寻找内心的平静;《悟者灵光》引导人们以超然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境遇;《梦的荒唐》则警示人们警惕欲望的陷阱。这些思考紧密贴合当下人们的精神困境,为读者提供了审视自我、反思生活的新视角,具有很强的现实启迪价值。
总体而言,樊志刚的这三首诗以禅意哲思为内核,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对人生、心灵、欲望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文学与哲学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为读者带来心灵的触动与思想的升华,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