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绳结婚(小说)
作者:李宏斌
柏树坡的北郭绳五五年就订了婚,那一年他刚三岁。父母是按村里的习惯给娃订的娃娃亲。女孩五岁,大两岁。这个年龄是父母强烈要求的。女孩大一些,可以早一点娶进门干活,农民嘛,吃饭全靠力气,女孩大些有力气干活。可又不能太大。叫做六岁一大冲,三岁一小冲。女孩大六岁是大忌,大三岁是小忌,都不好。只有大两岁正好。
媒人介绍的第一个女孩是梁背坡的,叫王兰芳,也是五岁。可是父母嫌那女孩的爸爸不是亲的,有圪瘩,不同意。第二个女孩叫王兰芬,也是五岁。两个娃的名字听起来像亲姐妹,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村子的。
这第二个一说就成,彩礼是十六个银元。
那银元是父母解放前藏起来的。因为解放前国民政府有个法令:民间任何人的银元都要换成法币,拒不兑换的,按经济罪判刑。所以父亲晚上把爷台墙上挖了个洞,把银元藏好,抹平泥巴,再刷上白土,上边贴一张灶王爷神像,下边的小木板上放一个香炉,点一注香。这样一来银元就安全了。谁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冲撞了灶王爷!
解放以后,不再担心那个经济罪,所以取出来做了订婚彩礼。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北郭绳就上了十四完小的五年级。他分到了甲班。坐位前面是两个女学生,一个叫王兰芬,一个叫王兰芳。
王兰芳非常活泼,非常热情,每有什么问题,立即回过头来喜笑颜开的向北郭绳请教。
北郭绳也怪,无论什么课,他第一天都记得,第二天便全忘了。可是王兰芳一问,北郭绳一讲,便记得牢了。一学期下来,两人十分的熟了,彼此印象非常之好。那王兰芬却沉默寡言,从不大声说一句话,是一个老实而胆小的女生。
学期结束,全班排名,北郭绳第一名,王兰芳第二名。北郭绳得了第一,心里高兴,便向父母报告了自己第一。父亲问“那第二呢”?答“是王兰芳,梁背坡的娃”。父亲笑了起来。北郭绳看父亲笑得怪怪的,便问爸爸笑什么?父亲一摆手走了。母亲便告诉他,当初媒人给你介绍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背粱坡的王兰芳。因为他父亲不是亲的,所以没成,换成了现在的王兰芬。北郭绳听了一楞,嘴上不敢乱说,心里却恨父母错过了王兰芳。
第二学期开学,北郭绳东张西望,极力寻找王兰芳,第一天没看到,第二天也没看到,第三天还是没看到。心里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嘴里却一个字也不能说,一个男学生竟然操心起女同学了,要是被人看破了这个心思,自己在那里能找个地洞钻进去呢?
慢慢的,背梁坡别的同学说闲话时露出口风,王兰芳岀嫁了,因为他的后父不愿意让她上学,早点把她打发了就少了一分家庭负担。北郭绳吃了一惊:这女同学才十四岁,竟然做了别人的媳妇!这又是不可与人言的心理话。
北郭绳当了农民,早出晚归,顶风雨晒烈日的出力劳动,慢慢的就记不得王兰芳的形象了。
六六年社教,开始时北郭绳也是积极分子,村民们分成两派,两派支持和打击的人截然相反,就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北郭绳的父亲是饲养员,养了六头牛,这被人抓了把柄。牛哭呢,猪哭呢,饲养员,偷料呢。这两句话把几个饲养员推到了风口浪尖。可北郭绳家里并没有养猪。对方积极分子说,那几年大家都饿肚子,饲养员把料偷回家自己吃了。养六头牛,一年领六百斤饲料,每一百斤贪污二十斤,一年就能偷一百二十斤,他当了三年饲养员,就能偷三百六十斤,承认了,立即退赔,就可以解放,当一个正常社员。北郭绳的父亲坚持自己没偷,清清白白的,为什么要背黑锅,而且当年的口粮根本不够吃,拿什么退赔?于是队里把他定为顽固分子,让北郭绳也和那些新划的地富子女编成一个组,叫做可改造好的黑五类子女,监督劳动。这消息传到王兰芬那里,王兰芬就哭了一天一夜,自己要嫁到这样的人家,怎么活下去呢。看到宝贝女儿哭得死去活來,父母选择了退婚。当时农村几乎所有孩子都订有娃娃亲,社教一结束,十分之一的家庭黑了,订了亲的对方都选择了退亲。王兰芬父母的决定就显得十分正常。很多人退亲了都不退彩礼,只有这王兰芬家退了十六元彩礼,虽然十六元和十六个银元的价值不同,但十六对十六还能说得过去。这对抗运动的顽固分子在人前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家也就默认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媒人上门了,北郭家也不敢去求媒人,因为自己根本拿不岀彩礼。看来北郭绳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这就要断子绝孙的,父亲日夜难熬,终于把自己熬煎成病,没有钱治的病日渐严重,终于不行了。老人死了以后,仍然大睁两眼,他死不暝目呀!
北郭绳二十六岁时来了个媒人,媒人说,我先把话说到前头,成不成你都不要怪我,这女方非常能干,却是个寡妇,你们要是嫌弃寡妇,那我就不谈了,到村东宽宽家去说,他们可是比你家日子松泛多了。北郭绳母亲说,你说你说,你能来我家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媒人就说,这女人娘家是背梁坡的,早已嫁人,前年他男人被推荐到铁路上去当了工人。两个人两年多没见过几次面,过年时男人回来,要离婚。女人不哭不闹: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呀。倒是公爹把自己儿子骂了三天三夜:这么好的媳妇,说不要就不要了,陈世美一个。他爸找到我,说这媳妇实在好,都是自己的儿子不成器,对不起媳妇,让我给她找个好人家。你们要是嫌弃她是寡妇,就去宽宽家了。北郭绳的母亲问,那这女人嫁过去多年也没有个一男半女吗?媒人说,你是担心她不会生娃吧。别担心,她生了个儿子,今年都五岁了。她那公爹舍不得儿媳妇却拗不过儿子,可舍不舍得孙子却由不得儿。所以离婚时说好儿子归男方家。女人自己嫁过来,不带拖油瓶的。
母亲叹了一口气:谁家的黄花闺女咱都娶不起,就算别人不嫌弃咱家可怜,咱也拿不出彩礼来。咱娃都这么大了,好歹有个女人能过日子就行。
这样说好以后,男女双方就到媒人家见面。北郭绳看女人,怎么都觉得有些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在那儿见过。女人倒大方,自我介绍:我叫王兰芳,离过婚的。绳一听是王兰芳,便问,你娘家是不是在背梁坡?是呀!“你在十四完小只上了五年级一个学期?”“你怎么知道?”上五年级时你坐在我前排,我们两个常常讨论学习的事来,你忘了吗”?“噢,想起来了。那是我一生最舒畅的几个月,原来我俩是老同学了”!“岂止是老同学,你还是我第一个对象呢”!“那我倒不懂了”。“五五年媒人把你说给我,没成功。想不到媒人今天把咱俩又弄到一块了”。“可惜我离过一次婚,对不起你的”!“快不要这样说,我能得到你,真是三生有幸了。”
媒人在外屋听到二人谈论热烈,很奇怪,这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友好,以后一定能成为好夫妻。妈妈听儿子报告了见面情况说,难怪你爸当初给你起的名字叫绳,我娃就用绳把她拴着,无论她走到那儿,最后都要被我娃拉回来的。
于是请了舅父、姑妈、媒人三个客人,两个新人连绳的妈妈,六个人吃了一顿噪子面。新人给母亲磕了头,就算成了家。第二天又去给父亲烧了纸:告诉父亲,你儿子娶到媳妇了!
看官先生:阁下觉得北郭绳这婚礼是不是隆重得过分了呢?
改革开放以后,这北郭绳就成了柏树坡首富。有人前来取经,北郭绳说,啥经都没有,只要有个好媳妇,你想不富都由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