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黄悯农
文/孤独与快乐
久住城中远桑麻
周末出游讶时差
牵牛花幵篱上红
垄上麦田披金纱
久旱苗高才尺许
蝇头小穗一把抓
麦熟面无半分喜
歉收心内如针扎
青壮打工他乡去
翁妪力田作牛马
无眼珍珠能活命
谁怜辛苦是农家
诗评
悯农情怀的当代回响——评《麦黄悯农》
《麦黄悯农》一诗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麦收时节的现实图景,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与对乡村发展的深沉思考,兼具现实意义与艺术感染力。
从内容角度来看,诗歌以“久住城中远桑麻,周末出游讶时差”开篇,通过“城中”与“乡村”生活的对比,“讶时差”生动地刻画出城里人对乡村农事变化的陌生与意外,为后文对农村现状的描写埋下伏笔。紧接着,“牵牛花幵篱上红,垄上麦田披金纱”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乡村麦收时的外在景致,色彩鲜明,充满画面感。然而,诗人笔锋一转,“久旱苗高才尺许,蝇头小穗一把抓”,道出了农作物因久旱导致的歉收困境,“麦熟面无半分喜,歉收心内如针扎”更是将农民面对辛苦劳作却颗粒无收的无奈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后半部分“青壮打工他乡去,翁妪力田作牛马”,直指当下农村劳动力流失、老人留守务农的社会现象,深刻揭示了农村发展的困境,结尾“无眼珍珠能活命,谁怜辛苦是农家”以反问作结,饱含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怜悯与对社会关注缺失的质问,情感真挚且强烈。
在艺术手法上,诗歌采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如实叙述所见所感,如“久旱苗高才尺许,蝇头小穗一把抓”,短短两句便将庄稼受灾的惨状清晰呈现,让读者感同身受。同时,诗歌巧妙运用对比,将美好的田园风光与残酷的歉收现实对比,将青壮外出与翁妪留守对比,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引发读者对农村问题的深入思考 。此外,诗歌的韵律和谐自然,读来朗朗上口,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流畅。
总体而言,《麦黄悯农》是一首极具现实关怀的诗作,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农村发展中的痛点,通过质朴的文字抒发悯农情怀,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唤起人们对农民群体和乡村发展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 。